河東報,大豐!
荊湖各地,大豐!
江南絲茶,大豐!
東南沿海各州的鹽產,還是大豐!!
正如之前天官所言,今年乃是大豐大產之年,是難得的好年景。別說什么災荒,各州田里連只螞蚱都見不著。
“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常朝聽奏之上,武承嗣發了脾氣,狄仁杰發了脾氣。
可是,發脾氣也沒有用啊,天下大豐,長安就是特么的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怎么救也救不活。
而更讓眾人無語的是,又出了兩件事。
一是,九月中,沒等來各州救命長安的物資,卻等來了各州府的上奏,請求朝廷增派稅錢轉運路耗。
武承嗣當然是不肯了,“怎么?添亂啊?往年都夠用,今年就不夠用了?交給長路鏢局不就得了?!”
為此,他還特意去找了吳寧。
大概意思就是:子究先生,你雖說是長路鏢局鏢主,但你更是大周的長寧郡王、朝廷的命官啊!你看,你是不是犧牲下,這運費就不要漲了?
結果,吳寧也沒辦法,因為這不是長路鏢局漲了路耗,而是,往年運的是錢,而今年,運的是糧!
這里面所用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
......
大周的賦稅制度沿用是李唐的“租庸調制”,本就是以向官府交納谷物、布匹或者為官府服役為主。
但是,由于吳寧這個穿越者的介入,大周商貿得以迅猛發展,物品流通也暢通起來,百姓手中的糧物也是越發容易變現。
百姓手里有錢了,誰還愿意推著糧,扛著布去交稅。
而且,有百姓對比了下還發現,用銀錢交稅,往往比用糧物交稅要合算得多,百姓當然就更愿意用銀錢交稅了。
于是,朝廷聽從各州府建議,允許百姓以銀錢代替糧物交稅。
且稅錢每年通過長路鏢局運送,也給朝廷省下了不少轉運費用。
可是,今年卻不同以往,不知何故,各州百姓竟似約好了一般,皆是以糧物交稅。
百姓以糧物交稅,官府也不能不收,一時之間,運量增長了數倍,想再以往年的費用來運送,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各州才會集體上請,要求增加路耗。
這是因實而定,可不是吳老九給武承嗣找麻煩。
......
而第二件給朝挺添堵的事兒,也徹底坐實了,穆子究的大荒之年的言論。
那就是,各州來報:天下蕭條,十商九亡,互市不通,商鋪皆倒,民生不濟。
也就是說,大周商貿好像一下子倒退回了原始社會,商戶倒閉,流通閉塞。
武承嗣聽完,一口氣沒上來,直接就暈了過去。
怎么到我手里,就變成這個鳥樣子了呢?
......
武承嗣啊,他是萬萬沒想到,皇帝還沒當上,大周朝的金融體系,就在他這個監國太子手里......
崩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