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痹癥,而且還是如此猛烈,別說是在武周時期,就算是后世,那也是相當棘手的經濟學問題。
而吳寧畢竟不是專門學經濟的,并沒有那么高的預見能力。
以至于,等大禍已成之后才猛然反應過來,想要補救,卻是力不從心了。
況且,武周朝的這些臣子們還不如吳寧看得通透,他之前就算說出來,也沒人會信。
此時,狄胖子老臉通紅,終于知道,在鼓勵富商屯貨這個問題上,他是錯怪吳寧了。
但是,狄仁杰終究是干實事的人,深知現在也不是糾結此事的時候。
收起面子,向吳寧一禮,“那依子究之能,當下要如何解救啊?”
吳寧聞言,心中吐槽:“你個老胖子還挺會轉移話題,特么武老太太要是真追究起來......”
也罷,吳老九也明白狄仁杰是對公不對私,再說當下也不是爭論誰對誰錯的時候,對著武則天與滿朝官員沉吟片刻,道:
“首先,今歲必需加大鑄幣量。”
武攸暨聞聲,眉頭一皺,下意識開口:“要加多少?”
他之所以這么關心,那是因為,錢監之務正好在他的管轄。
吳寧想了想,“一千萬貫!”
“不可能!”武攸暨斷然搖頭,“這個數目別說今年一年,三年都造不出來。”
朝廷每年的鑄幣量很少,也就十幾萬貫,吳寧一張嘴就是一千萬貫,武攸暨不但沒有那么多銅料,也找不來那么多造錢的工匠啊!
要知道,武周沿用唐錢,也就是開元通寶。其鑄造質量,在整個華夏歷史上都算得上最精細的之一,工藝是極其繁瑣。
在短期之內增鑄這么多錢,朝廷真沒有這個能力。
吳寧也知道,一下要鑄這么多錢有點難,凝眉問道:“那能鑄多少?”
武攸暨想了想,說出一個數字,“最多一百萬!”
吳寧道:“不夠!”
武攸暨沉默了,別看平時大伙分屬派系,斗的你死我活,可是國之興亡的大問題上,武攸暨也是半點不敢馬虎。
“主要是工匠和銅料兩個問題。”
“工匠倒還好說,以陛下之名廣詔天下,征調民間銅匠鑄工,再增制幾套‘錢范’,倒是可堪一用。”
“主要是這個銅料......”
武攸暨抬頭看著眾人,哭喪起臉來。
“這么短的時間,讓本王上哪弄那么多銅去?”
華夏歷來少銅,再加上每年的鑄幣量就不多,也沒有儲備多少銅。
岑長倩此時發話,“可熔煉禮器,再從官賈各府收斂銅器,應該可以解決一部分。”
“這.....”武承嗣犯難了。
禮器也就是朝廷祭天拜圣的禮儀用具,這要是都給熔了,那拿什么祭天?
“這合適嗎?”
這句話卻是看著武則天說的。
結果,武老太太想都沒想,“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熔!”
下邊的武三思、武攸寧、狄仁杰也沒含糊,“臣等愿帶頭捐出府出銅器,以解危局。”
“......”
吳寧在一邊聽的直砸吧嘴,心說,武家兄弟別看爭權上都不是什么東西。可是真遇上大事兒,還是有點擔當的嘛!
但是,這點有個屁用啊?
一千萬貫的鑄幣,那得多少銅?你們就算砸鍋毀器,把房都拆了,能解決多大的問題?
“陛下,不夠吧?”
群情激昂之時,吳老九潑了一盆涼水。
“這不過是杯水車薪啊!”
狄仁杰接話,“現在也只能盡人事了,難道子究有什么妙計?”
話音剛落,就見吳寧神情開始古怪了起來。
“妙計....談不上。”
“但是,還真有!”
“有!?”狄胖子瞪了眼,“有你不早說?何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