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向武則天,“陛下以為....”
老太太也點著頭,“就依子究之言吧!”
抬頭看向吳寧,“那第三條呢?”
“第三...條....”
吳老九猶豫了一下,“嘿....”
賤笑一聲,“需要朝廷.....再修幾根大柱子。”
噗!!
在場諸臣,包括武老太太在內,都噴了。
岑長倩心說,你怎么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剛拆了一根,那位火氣還沒消呢,你又提再建?而且是幾根兒!?
下意識看向武則天,只見老太太臉都是綠的,狠不得沖下去把吳老九撓成面條。
還要再建二柱子、三柱子,你還拆我大柱子干什么?
剛要發彪,可是正撞見吳老九那平靜淡然的眼神,老太太一愣,心中生疑。
以吳寧的性子,氣人是氣人,但絕對不會無的放矢。
沉下心來,細細一想,猛的眼前一亮,抬頭道:“子究是說.....”
“大興土木之工?”
下首吳寧聞之一樂,躬身上禮:“陛下圣明!正是大興土木。”
此時,武承嗣、武攸暨還有點迷糊,“大興....什么土木?”
倒是岑長倩、狄仁杰這些真有本事的,一點就通,瞬間明了其中玄機。
岑老爺子點了點頭,對狄仁杰道:“似乎有道理?”
狄胖子附和,“確實應該勞民傷財了。”
“勞民傷財?”
完了,武承嗣更聽不懂了,求助似的看向眾人。
啥意思啊?
勞民傷財不是壞事兒嗎?怎么讓他們說的這么清新脫俗呢?
好吧,以武承嗣的水平,確實理解不了。
不過,勞民傷財有的時候確實是壞事,可是有的時候卻是好事。
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經濟手段,一種皇權對財富的釋放。
這么說吧,亂世之中,或者國家窮的時候,別說大興土木奢侈花錢,就連呼吸都是錯的。可是在盛世之下,大興土木,更多的是積極的意義。
確實是要勞煩百姓,也確實傷財。
可是,傷的卻是朝廷的財,花出去的這個錢,最終還是流向了民間。
就好像武則天修佛寺、修明堂、修天樞耗資巨億,確實奢侈浪費,可是真的浪費了嗎?
她花的是朝廷的稅收,百姓的血汗錢,這一點沒錯。
但卻因為修這么多東西,惠利了以萬計的工匠、石料、木材商戶,以及遠運資財的民夫商賈,使得朝廷的稅收重新回到民間流通。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比這筆巨億之資躺在國庫里睡大覺要好得多。
事實上,歷朝歷代,很多帝皇大興土木或者勞民奢侈,出發點都是因為如此。
那就是國庫里的錢太多,而民間的錢太少了,需要朝廷拿出錢來,反哺民間。
于是,就有了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阿房宮,有了大運河,有了大明宮,有了歷史上那些看似一點都不賺的對外戰爭,也有了乾隆六下江南。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的大工程、大浪費,以后世的眼光來看沒有必要,也導致了不好的后果。
古人可能也沒有后世華夏那樣近乎超然的能力和決策,在既傷國財,又不勞民,又能惠利天下的情況下,搞大工程。
但是,其經濟意義不容忽視,也有它的必然性。
就像現在,只有大興土木,搞出一個大工程來,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國庫里的錢快速的輸送到民間,緩解錢荒帶來的災難。
.....
————————————
有時候就是這樣,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
這個大興土木的法子,起碼在當下時局來看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