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岑長倩與武則天紛紛點頭認可,至于到底是修二柱子,還是別的什么更有用的大工程,還需要從長計議。
不過吳寧今日提出的其它幾條政方,倒是可以先行運作了。
總結下來就是:拆了大柱子鑄錢,提前發放吐蕃戰爭軍費,酒類官榷。
有了方向,武則天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唯一有點鬧心的就是,這些話本來是讓吳老十來說的,可是吳啟卻是刻意隱形,把功勞讓給了吳老九。
而這個該死的吳老九,還要拆了她的大柱子。
......
從兩儀殿出來,吳寧低頭前行,心里也在想吳老十這回到底又在搞什么鬼。
可是,還沒走多遠,狄仁杰、岑長倩,甚至武承嗣、武攸暨一起追了過來。
“子究留步!”武承嗣叫住吳寧。
“嗯?”吳寧疑聲回頭,“太子殿下,還有事?”
武承嗣沒說話,而是看向了狄仁杰。
只見胖子面色凝重,對吳寧道:“子究,今日你所提四條政方甚妙,不過.....”
狄胖子遲疑了一下,“老夫總覺得.....”
與岑長倩對視一眼,只聞岑老爺子接過話頭,“總覺得不踏實。”
好吧,他們是擔心,這次危機太大,解決不了問題。
“呵。”吳寧一聲輕笑。
先是感慨,武承嗣、武攸暨居然能和狄仁杰、岑長倩走到一起,足見這場大荒對大周的沖擊到底有多大,以致本應水火難容的兩個派系也要同仇敵愾。
隨之又是一聲苦笑,“諸位是擔心,治標不治本吧?”
“對!”
武攸暨點頭,“原來子究先生也有此擔憂?”
回答他的,是吳寧肯定的點頭。
當然是治標不治本。要是真這么容易,他也就不用發愁了。
他今天給出的這幾條,對錢荒來說也只能算是緩解,甚至治療都談不上。
要知道,錢荒說到底還是缺錢,他現在做的只不過是疏通,并沒有生出太多的錢來。
那一千萬貫鑄幣,也許暫時有用,可是隨著商貿的進一步發展,只會更缺。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繼續加升銅幣的鑄造。
可是問題來了,華夏歷來就缺銅,經此一難只會更缺。
因為錢荒爆發,還有一個潛在問題是現在無暇顧及的,那就是銅價的上漲。
原本歷史的唐周時期沒有錢荒,所以銅價比銅錢的價值低,也沒有人囤積銅。
可是,錢荒造成的必然結果就是:銅價會超越銅錢的價值,致使屯銅成為最穩定的財富升值手段。
這會進一步加重錢荒。
吳寧把心中的擔憂與眾人說明,大伙無不皺眉心悸。
“這....”武承嗣大苦,“這當如何是好?”
看著吳寧,“子究先生就沒解決的辦法嗎?”
經過這么一通折騰,就連與吳寧有仇的武承嗣此時也是深知在財政方面,吳寧的地位無可替代,這種大危之局,也只有穆子究能解。
“辦法.....”
吳寧猶豫了起來。
辦法是有的,可是.....很難!
依后世的眼光來看,當然有解決的辦法,但是都不成熟。
而且,吳寧不敢說。
第一,當然就是紙幣。
紙幣可以徹底解決錢荒的問題,但后患無窮。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錢幣以后世的標準,其實分為兩種:
一種是,貴金屬本位的代金幣,例如英鎊。
說簡單點,就是代替貴重金屬用于流通,本質上還是金屬貨幣。一英鎊等于定值的黃金,有多少黃金就發行多少貨幣,貨幣價值隨黃金價值浮動。
貴金屬本位的紙幣,好處不言而寓。那就是,幣值穩定,不管國家出現什么樣的危機,出現崩盤的可能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