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缺點也明顯,那就是,得有特么那么多的貴金屬啊?
別說大周,華夏王朝歷來都是缺少貴金屬的。
所以,這種紙幣是行不通的。
第二種紙幣,也就是信用貨幣。
就是以國家信用,或者稅收為擔保,代替貴金屬保障紙幣的幣值。
南宋、元朝、民國時期,甚至后世大多數國家都采用這種信用貨幣。
好處是簡單、粗暴,容易運作。
但缺點也尤為明顯,甚至是致命的。
那就是:有的時候,國家信用很值錢。有的時候,國家信用就是個屁。
說白了,太平盛世,信用貨幣是助力,能更好的調控經濟,穩定市場。
可是一到亂世,特么國家都要沒了,還講什么信用?
為了國家生存,無節制的增發貨幣,剝削百姓,那信用貨幣就是催命的毒藥。
尤其是古代,沒有任何監管,包括信用體系不成熟,觀念跟上不等等原因。
吳寧要是把它放出來,現在可能是好事兒,萬一哪一任皇帝上頭了,打這個滅那個錢不夠,開始出賣國家信用剝削百姓,那離亡國就不遠了。
后世非洲、南美太多太多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信用崩盤,把百姓當羊毛的災難了。
.....
在原本的計劃里,吳寧需要一個機構,也就是西部商行。
當西部商行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可以起到金融監管的作用,那個時候可以嘗試著發行紙幣來促進大周經濟的發展。
但是現在,紙幣行不通。
那么除了紙幣,還有別的辦法嗎?
也有。那就是,找到大型的貴金屬礦源,快速填充金屬貨幣的缺口。
“可是問題是,咱們大周境內沒有那么大的金銀銅礦啊!”
紙幣的事兒,吳寧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壓根兒就沒提。他怕這幫人眼里冒綠光,不計后果的真把紙幣放出來。
于是,直接說礦源。
一說到大周境內沒有,狄仁杰卻是一挑眉頭,聽吳老九這個意思,大周沒有....別的地方有?
開口道:“哪有?”
吳寧道:“倒是知道幾處,但是,不容易。”
武承嗣道:“且說來聽聽!”
吳寧也不扭捏,“首先是銅礦。據長路鏢局所知,南詔國境有一處大銅礦。”
“......”
“......”
“......”
大伙默不做聲的對視一眼,“多大?”
“很大!”吳寧實話實說,“如果我們繼續用銅幣的話,采個一兩百年也不見得用得完。”
“這么大?”狄仁杰大驚,隨之沉吟了起來。
這么大個寶藏......還在南詔國里面......想要弄到手,那就只能打了。
也許....可以讓黑齒常之打完吐蕃之后拐個彎兒?
狄胖子心說,這算是一后路,吳老九不是說“知道幾處嗎”且先聽聽,再做定奪。
“還有呢?”
吳寧眼珠子轉了半天,也沉吟了起來。
他知道大型的銅礦,好像后世的菲律賓也有一處。離著也不算遠,而且比現在的南詔好控制得多。
但是,他不想繼續用銅鑄幣。銅這東西畢竟價值還是太低,從長遠來看也不如金銀。
而且,吳寧琢磨著,能不能借這個機會弄一點別的啊!
“海的另一邊有銀礦!”
“東瀛之地還有一個佐敦島,盛產黃金!”
岑長倩一愣,“海的另一邊?子究如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