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被司馬懿說的,內心之中瞬間增強了許多的信心。
作為一個壓抑了許久的年輕君王,司馬懿的這一番話,著實讓嬴政深沉陰郁的內心,有了幾分暢達與痛快。
“先生之言,如同撥云霧而見青天,讓寡人心中茅塞頓開!”
嬴政從座位長身而起,向著司馬懿深深的一拜,開口道:
“如蒙先生不棄,寡人欲拜先生為秦王幕僚,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嬴政這一番禮賢下士的姿態,可謂是極其的干凈利落,以至于司馬懿這鷹視狼顧的心性,當下都有些感慨。
史書皆言嬴政是剛愎之君,可是卻少有人見到嬴政識才愛才的一面。
甚至可以說,從商鞅入秦開始,歷任的秦國君王都重人才勝過重國籍,體現出秦國君主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開強秦變法之先的商鞅是魏國人,孝公時代,曾經權傾秦國,甚至于孝公信任商鞅,以至于臨終要將秦王之位傳給商鞅。
其后秦惠文王時代,在楚國魏國皆不得志的魏國人張儀,為惠文王所賞識,以才干巧舌,為秦國在列國攫取了巨大的利益,貴為相邦。
再然后的禳侯魏冉,四任秦相,軍功赫赫,出身乃是楚人。
秦昭襄王時的秦相范雎,原本也不過是魏國大夫須賈門客。
到了秦國,卻在昭王手中,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遠交近攻之策,以及長平之戰中的反間計,使得趙國以趙括替代廉頗,最終使白起大破趙軍。
甚至當今的大秦相國呂不韋,也是出身鄭國的一個商人,卻被嬴政的父親莊襄王重用,也使得秦國壯大了許多。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當嬴政真正想用司馬懿之才的時候,所有的疑慮,都在這一刻打消了。
司馬懿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也是起身一拜道:“承蒙王上不棄,懿必當為大王鞠躬盡瘁!”
司馬懿用了原本位面的諸葛亮的半句話,卻沒有道出死而后已的剩余半句。
因為司馬懿的最高忠誠度,從一開始就注定給了莫離,而之所以幫嬴政,主要也是因為莫離的原因。
見二人都彼此認可對方,莫離也在一旁笑道:“恭喜父王,恭喜先生!”
“哈哈,嬴高,不愧是父王的兒子....
接下來,你需要隱忍,等到父王扳倒呂不韋的那一天!”
嬴政看向了莫離,語氣中有著欣慰,也有著擔憂:
“父王就先走了,小心!”
嬴政說完這些,便帶著司馬懿離開了莫離的公子府。
望著嬴政的背影,莫離的眼中,也浮現出了一抹淡淡的莫名之色。
“公子,不知您說的劍客在那,聶能否見之?”
這時,一直默默不語的蓋聶,突然問道。
“稍后你便會見到!”
莫離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慢慢朝著外面走去。
“....”
蓋聶露出一絲無奈。
他心中十分想見見莫離的說的那個劍客,畢竟這世間能夠與他匹敵的劍客寥寥無幾,找到個對手太難了。
不過,莫離沒有說出那位劍客在那,顯然是不想讓二人相見,這讓蓋聶毫無辦法。
.....
是夜。
子時過半,漆黑的街道上唯有點點月光落下,像是給街上披上一件月色薄紗。
兩道黑影快速閃動,履城墻如平地,樹木,房屋等等都是他們的踏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