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言自己為了系統當然是披星戴月都樂意,但他卻不能強求人家一個和他毫無關系的老人家為他星夜兼程。
即便老人家表示要是真的有急事,他可以幫忙指路,顧瑾言也不敢冒險把一個耄耋老人的身體狀況扛在肩上。
失去了系統的加持,此時的他除開思維和記憶以外,身體素質和一個普通的15歲高中生毫無差異。
漆黑夜間的山路上,他連自己都不一定保護得了,指不定什么時候就一腳踩空,跌到某個山溝溝里頭去了。
所以哪怕再怎么希望找到正軍山迎回系統,他也只能勉力克制,轉而詢問老者的住處所在。
“就算今天不能勉強,那明天也行,反正不能把這個難得的向導錯過了。”動念間,顧瑾言如此想到。
以老者之前交談時表示出的熱情來看,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只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面對他的請求,老者既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而是反過來詢問他的住址。
雖然這樣的展開有些突兀而奇怪,但考慮到等價交換和安全原則,這樣的反問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所以顧瑾言還是直接把自己的住址說了出來,然后……就被老者邀家中做客了。
說實話,這樣的展開實在是有些突兀和生硬,直到在老人家里的長椅上坐定,顧瑾言依舊沒想明白事情怎么會發展成這樣。
好在老者的家中除開他自己以外,還有他的老伴在,有那位老奶奶負責操持灶臺,出來陪客的老者在閑聊中解答了顧瑾言的疑惑。
原因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是天色太晚,而老人家又比較熱情好客罷了。
這位自稱蕭建國的老人家在當地人緣很廣,一眼就看出顧瑾言并非當地人,然后結合顧瑾言隨口透露自己為找正軍山繞了大半天的事情,他就猜到顧瑾言肯定不是當地人來訪的親友。
當然,為了穩妥起見,他還聞了一下顧瑾言的住址,免得鬧出烏龍,等確定顧瑾言的家遠在蓉城之后,他才發出邀請。
對于這種熱情好客的老人,顧瑾言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
以他的性格,換位思考之下,恐怕寧肯找人把自己送進城里去順便附送一筆房錢,也不大樂意在家里只有兩個耄耋老人的情況下邀請年輕力壯的陌生人來做客的。
可也正是因為老者的熱情,讓他省了很多麻煩,不然的話他靠站在路邊等,還真不一定什么時候才能等來一輛能搭他進城的順風車。
再加上后續的尋找晚餐和住宿已經明天再來找人的一系列問題的避免,可以說老人的善行讓顧瑾言省了很多麻煩。
所以投桃報李,顧瑾言也很好的扮演了一個滿是求知欲的年輕孩子,順著老人家的話頭,探聽著一件又一件在當地流傳的神話故事和鄉野逸聞,極大地滿足了留守老人旺盛的傾訴欲。
盡管他的本來目的只是來這里尋找系統,而非好奇心作祟的熊孩子探險家。
就這樣在蕭建國老人的家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吃過早飯,在這位識途老馬的帶領下,顧瑾言跋涉一個多小時,總算又一次來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正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