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跟著進來吧,我王正在等你”
“是,是,是……”張伯連聲應喏,忙跟上內侍腳步往王城內而去。
馬韓王宮,馬韓王一接到高句麗來使消息后,忙去請來自己先生,在這漢人來后,馬韓王恭敬的問道:“先生,你看這高句麗此次到訪所謂何事。”
漢人老者,審視一番后,摸著自己的胡子說道:
“老朽也未能看出,如果說是為了遼東戰局,高句麗和我等統帥之人,政見不和?
我等還是先看看來使,在做打算。”
“是先生”
一代勇猛無敵的馬韓王,一下就是變的恭敬有加。
馬韓王拜別自己老師后又是恢復了威風,步入朝堂
“宣使者進見”
“宣使者進見”……
隨著馬韓王聲落,宮門外響起一連串的聲音,張伯則一步步的往王宮而上,這馬韓都城居然如此繁華,不比高句麗王城差,再加上平壤地處平原,在條件上,優越國內城,讓沒來過平壤的張伯眼前一亮。
“高句麗使者,文士議郎張伯,參見王上,王上吉祥”
張伯進入朝堂后,看到馬韓王帶著一朝文武,正等著自己,參見道。
馬韓王審視著張伯,坐在王位上,看著。
“來我馬韓有何事”
馬韓朝堂文官中,一白發老頭,見王上不搭理,馬上走出,毫不客氣的問道。
張伯作為曾經漢朝官員,禮節方面還是不錯,也不生氣,而是對著這位比自己年長的拱手一禮答到
“承蒙我王信任,特來請你們馬韓共邀大事”
老者一聽,臉一揚“是何大事啊,我可聽說了,我們馬韓部隊,傷亡慘重,你們卻是不管不救,這難道說又是要我們出兵”
不得不說,這老者誤打誤撞中,正好說道了點子上,而張伯見這老者正好提起,立刻沉聲道:
“不錯,吾正是為了遼東而來,吾王以親派大將軍呼倫勒,統兵五萬,以于昨日重王城出發”
“哼你們出兵,干我們何事,既然你們有心,那就你們自己打”老者說后,看著馬韓王馬上湊:
“還請王上即刻召回兵士,免再增傷亡”
張伯本來是來要增援的,如此一來,怎能答應,立馬道:
“呼倫勒將軍,北驅烏丸賊人,如今攜勝利之師,破遼東,不費吹灰之力,如你們要撤便撤吧,聽說你們損失不下一萬五千人,那可就白白浪費了兵士們的人命,一點好處也沒撈著”
說著張伯,對著馬韓王又是一跪首道:
“枉我大王一片好心,既然你們無意,那我等就此別過,也好回稟我王,即刻出發”
說著張伯大跨步而走,心里卻是不斷打鼓,“留下我,留下我”
直到張伯跨出宮門,也沒聽見有人出聲,隨即張伯只能無力的搖搖頭。
馬韓朝堂上,在張伯走后,沉默了許久的馬韓王,終是發出聲問道:
“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