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急忙擺手:“我不是這個意思!您的錢我不能要!”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些錢對我來說不算什么,為了三十萬損失一個這么優秀的員工那才是得不償失,聽話!”
陳銘把支票塞到高雪手中:“你是聰明人,我相信你肯定能想通究竟怎么選擇才是正確的,如果你連這點遠見都沒有,那我也不能替你做決定!”
說完,他就離開了辦公室,他相信高雪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幾分鐘后,陳銘收到了高雪發來的短信:陳總,謝謝您,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他這才放下了心。
這件事引起了陳銘的反思,他意識到自己對待員工的態度有問題,雖說老板和員工之間因為立場的原因天然的就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但自己好像一直都沒有考慮過身邊的人在想什么,對自己來說,手下的幾個人好像都僅僅是一個臉譜化的角色,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不管是高雪,張峰,還是李夢琳,之前陳銘一直覺得只要他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夠了,其他的都無所謂,現在他才意識到有問題,加上養老院,現在自己相當于有三份事業,想把這三份事業經營好,就必須保證手下的這些人不會出問題。
怪不得那些公司都那么重視團隊的凝聚力,都要搞什么企業文化或者團建什么的,陳銘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雖然前世他也有創業和管理的經驗,但其實他的創業是很失敗的,最后在發不出工資的時候所有的員工立刻就離職了,一個愿意陪他共渡難關的都沒有。
倒不是說員工非要能共患難才對,陳銘的三觀沒有歪到這種程度,只是不管是網上還是現實身邊的例子他都看到過,有的公司一時困難,兩三個月發布下工資,可員工依然能堅持,自己呢,資金斷了的當月所有員工就離職了,這充分證明了自己的管理有極大的問題!
最終,陳銘決定,以后必須重視這方面,比如隔一陣子跟幾位高管談談心什么的...
想到了就做,他當即讓司機往臨省開去,正好閆娜離開后他也覺得無聊,就當是去視察工作,順便散散心,老是在酒店待著也沒意思。
張峰最近一直在杭州,他跟高雪的分工算是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租庫房和建立分公司其實都不復雜,但要想把整個城市甚至整個省的所有廢品都集中到幾個庫房里,必須要合理的規劃車輛路線,大大小小的廢品站那么多,得一家家的談,還得記錄每一家廢品站的情況,特別復雜。
比如這家廢品站比較小,一周就需要運輸一次;這家又比較大,半個月才需要拉一次貨;一個城市幾十個廢品站每一家情況都不同,需要大量的計算和考察才能讓運輸的效率最高。
張峰忙的就是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