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封鎖的后果就是無法達成相互配合;自儒生任教起時,便從未見過冰華有使用過主心力;甚至于向旁人打聽也是這個結果,大家只知道她很強;甚至能夠比之于院長,但也僅是如此。
聽到冰華陳述的話語,他知道自己頭一次當了一回豬隊友;但在接下來詢問的話語中;反倒讓他覺得自己其實并沒有做錯。
“你怎么殺他?”他說著吸了口氣,“我看你快死了!”儒生并未在意冰華皮膚上的問題,因為這在他眼里完全是可以修復的;只是時間問題。
冰華聽罷,搖站起身子;
啪——
猛的甩了他一巴掌,“不用你管!”
儒生一時間竟有些不理解,冰華為何好似變了個人般;下一秒,他似想到了什么;瞳孔睜大,“你犯忌了?”
就在這時,至臻王境徹底消失;但地面烤焦的痕跡依然存在,其中也不見阿卡姆林的身影;冰華一直都在注意著他的動向,眼下沒有看到;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冰華伸了伸手,“別吵!”說罷,凝神注視著所有可能的出現的地方。
阿卡姆林自是沒有讓她失望,全身除卻那一副眼鏡,和身上的內褲;以及燒的都快不剩的西裝外,從焦炭間爬起;他的臉上漆黑無比,以至于離得遠了都看不清表情。
“我只是問個孩子,至于嗎?”阿卡姆林遙問道。
“騙誰呢!”儒生自是不信,寄靈者之所以是寄靈者;就是因為心中尚有執念,一日未除;就不可能改變真正的目的,無論這個目的是什么;他都不會讓他得逞。
“問個孩子?”冰華比之儒生更甚,她更加不信;有著過去那個慘痛的悲劇為引,她不認為寄靈者中會有好人,恐怕問出孩子后;也會以此為餌,加之利用;從而達到某種目的。
事實上二人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因為在一個“陣營”。
人是群居生物,而有趣的是;每一個人的觀念都可以通過細微的方式進行改變,比如暗示、警告、共生等等。
在一所學院中,所以衷心為學院辦事;然而殊不知的是,他們早就違背了學院的初心;學院起初的目的,就是將世人與自己身后的荒誕世界所出區分;從而限制世人知道真相而恐慌或者熱潮。
并且“生存”才是學院的主旨,雖然考驗中無不乏考驗人性的考題;但說到底,都是圍繞生存而產生的;活下去,才有資格談人性。
這便是學院中院長立下的教言,也許是時間太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