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明目張膽過去搶人或者其他一些操作,難免落入各位大佬眼里,但是從凡人角度操作一些東西,進而讓姜皇后回家或者其他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哪怕是被貶,和那邊九尾狐招呼一聲,不要下殺手就是了。
在這種局面下,神通反而不如權謀實在。
姜文煥招呼過后,直接切到了搜人的界面開始搜人。
力牧(四級):天地宮府圖世界人物
天地宮府圖又叫洞天福地記,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還崇拜五鎮海瀆、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等,五岳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的觀念大約形成于東晉以前,編集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真誥》均已提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十六所”。
戰國以來盛傳“三神山”說和“昆侖山”說,但三神山是海中仙境,昆侖山則遠在西方。道教形成以后,隨著道士入山隱居、合藥、修煉和求乞成仙,群山壯麗的景色,奇峭的峰巒,幽奧的洞壑,從洞中涌出的溪流,和山中變化的萬千氣象,都足以引起共鳴并激發他們的幻想,加之原有的種種傳說,從而逐漸形成大地名山之間有洞天福地的觀念。
到了唐代,杜光庭將其整理出來,就有了這個洞天福地記的世界。
姜文煥倒是沒被這個世界嚇到,畢竟也算是身經百戰了,洞天福地終究是依托在地界的存在,追求的是合藥飛升,段位也就那樣罷了。
但是這個馬嶺山,在郴州郭內水東,蘇耽隱處,屬真人力牧主之,就讓姜文煥有點吃驚了。
吃驚的點不在別的,而在于其主理之人,力牧。
力牧是什么人?
他與風后、大鴻在傳說中是黃帝的三位大臣。史載:黃帝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得力牧于大澤,進為將,稱拜將臺。
這登臺拜將的套路,黃金臺上樂毅受封,前面關羽刀法里面還有,拜將伐齊差點滅了齊國。再來韓信臺上拜將,有了大漢數百年國運。
更有傳說,風后和力牧這一文一武算得上是黃帝的應夢賢臣了。
相傳上古黃帝在做了天子以后,經常為了沒有能干的賢臣來輔助他鞏固王位,治理國家而發愁。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場大風把地上的污垢刮得干干凈凈。接著又夢到有一個人拿著只有千鈞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動的強弩,驅趕著千萬頭牛羊。
黃帝夢醒后覺得很奇怪,他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風是象征著號令,是執政者;垢字去掉土就是后,這就是說,有人姓風名后,就能職掌國政。千鈞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驅趕牛羊千萬頭,是說他能夠牧民行善。這就是說有人姓力名牧,可以輔助治理天下。于是黃帝立即下令尋訪,終于在一個大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找到力牧之后,拜力牧為將。果然,力牧不負所望,在涿鹿之戰中,力牧為黃帝戰勝蚩尤立了大功。
忽然來了這么號人物,姜文煥還以為是連接到上古圣王模式的世界了,結果也是空歡喜一場。
畢竟剛剛也說了,洞天福地所謂的仙,雖然說有了仙這個名號,掛了個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但是畢竟不是封神榜,大家追求的終究是飛升,而不是封神榜里面大家都不愿意上天。
那么力牧什么情也可想而知了,可能是當年黃帝御龍飛天只是自身成仙,而力牧只能到現在還在苦苦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