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天文學家張衡,是公元78年生,139年死。天師道張衡則是96年生,179年死,其中有一段是重疊的,即便是玄幻世界,這種情況也不是很正常吧?
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則是公元34年生,而天師道那位張衡96年生的話,張道陵哪會也已經六十來歲了。
再加上張魯那就更奇怪了,因為張魯約莫170年生,他祖父張道陵卻是34年生,祖孫相差近140歲!
這么算的話,不僅僅是張道陵得六十來歲生張衡,張衡也得六十來歲生張魯。
漢代男子十幾歲娶妻生子都正常,祖父與長孫相差40歲正常,縱然張道陵、張衡潛心修道,四五十歲再生子,也不可能祖孫相差到140歲。
雖然說歷史上也有各種老樹開花的老爺子,問題是無論是張衡還是張魯都不是自家的獨苗,這么看的話,老樹開花也太過分了。
現在看來,張衡活了兩世的說法,倒是可以解釋這一切。
因為張衡活了兩世,所以把其父張道陵與其子張魯之間的年齡差距拉大到140歲。
歷史上天文學家張衡,沒有關于其父親的記載。也沒有關于其子孫的記載。
只記載有個祖父,另外有一個晉朝的后人,這后人到底是第幾代孫,是真是假,都是個未知數。
若說張衡139年被張道陵強行抓回去繼承道統,不得不死,或者尸解什么的。反正就是那么回事。進而再活一世,二十余歲,也就是160年左右生張魯,之后生張衛、張槐,179年四十歲身死,倒也正常。
當然,天師張衡被記載的出生時間遠比科學家死的時候要早,其實也沒什么,早年的天師張衡被人所知也不過是潛心用學,露臉的機會都比較少,估計也不知道是張道陵怎么折騰出來的。
言歸正傳!
劉備和姜文煥扯這些當然不是為了回顧歷史,而是要告訴姜文煥張家的底蘊。
不僅僅是仙道底蘊,儒道底蘊也非常深厚。
張衡這種絕世天才真的是無與倫比,更何況張家儒道的底蘊還能追溯到留侯身上。
留侯儒道,兵道方面的傳承,張衡百工等方面的傳承,張道陵本身仙道方面的傳承,這個實力簡直。
不過,這其中應該還是有些問題的,如今張魯那邊的表現出來的底蘊主要還是以仙道為主,至于更多的手段是藏著掖著的,還是出現了什么別的狀況,那就不知道了。
那就先說起仙道方面的底蘊吧。
張魯目前的底蘊主要也就是張衡那個時期的一些老人,當代張魯,張衛之流和其他人比起來差太遠了。
首先就是張衡后來的妻子,張魯等人的母親鬼母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