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大人只說了一句:“楚弦此舉,為上策,你們不要再問了。”
說完,轉身而去。
中書大人發話,誰敢不聽?
而且有機靈的立刻是參悟出了一些道理,同樣是點頭,然后離開,崔煥之和楚弦關系不一般,楚弦是借著吃飯的名義去了崔府,將自己的打算道出。
“你真的打算重新編撰仙典?”崔煥之雖然早就猜出來是這個結果,但依舊是有些不敢置信。
楚弦點頭:“就算是楊系的人不說,我也會想法子將這個差事攬下來,他們說了,省的我說了,這是好事。”
楚弦很灑脫。
崔煥之依舊是面色凝重:“此事當然是一個機會,如果你真的可以將仙典編撰出來的話,可這件事,難如登天,做不好,那是要擔責任的。”
楚弦點頭:“那就將它做好。”
崔煥之算是弄明白了,楚弦這個人重情重義,廖文圣他們之前對楚弦有恩,這一次,楚弦唯一的報恩機會,就是接棒,將仙典真正的編撰出來,仙典問世,才是對廖文圣他們最大的報恩。
但這件事絕對不會是像楚弦說的那么簡單,仙典之難,比江山河志的編撰還要難了十倍百倍,江山河志,那只是地理學書,可仙典,卻是教學之術,要教化天下人學法遵道,術法上面,要專精。
這一點必須做到,很難的。
另外一點,最難的是仙路篇章,那是感悟和體會,如何能寫好,如何能深入,這就太難了,崔煥之自問也是學術極高,可這種東西,他碰都不敢碰,畢竟,如果寫不好,便會很容易貽笑大方,成為眾人笑柄。
畢竟,那是要讓圣朝諸多官員,眾多道仙都得滿意的著作。
之前廖文圣他們為了這件事,那是傾盡心血,尚且用了二十年,楚弦就算是有廖文圣他們的才學和學識,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到時候,官場上的情況就會發生變化,說不定,楊真卿就得了勢,如果真的那樣,楚弦就算是立了大功,又能如何?
可這件事已經是定性了,所以崔煥之知道他就是再說什么也是無濟于事的,倒不如開始想法子幫助楚弦編撰。
想到這里,崔煥之道:“這件事就這么著吧,楚弦,你有任何需要,都可以直接來找我,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都說出來,我會全力幫你,就算是超出我能力之外的,我也會去找別人,別忘了,還有中書大人。”
楚弦點頭。
等到楚弦回來,府中的人都已經得到了消息,此刻都是站在院中等著楚弦,不過家中的人沒有人責備楚弦接了爛攤子,他們都是默默支持。就算是紀紋,她也是安排洞燭的人,收集資料,提供給楚弦用。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楚弦成為文圣院仙典主編的事情,就已經傳遍各州,顯然,天下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
官場上的官員,都知道這是上層爭斗的結果,都是在可惜楚弦,因為做了文圣,想要再跳出來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