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至于仙典,哪里會那么容易編撰,類似的提案在數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就有人提出過,但到現在,才開始編撰。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這件事的困難程度,畢竟編撰出的著作,一定要達到那個標準和高度才可以,畢竟以仙典來講,必須要海納百川,成為諸多仙道典籍中的第一,否則就算編撰出來,也會讓人恥笑,名不副實,那更加完蛋。
反倒是眾多的讀書人和學子沒有想的那么多。
在他們眼中,楚弦這是臨危受命,而且說實話,楚弦這位文人表率得到文圣的稱號,那也是實至名歸的。
用他們的話說,其他人還真沒有資格做文圣,更沒有資格編撰《仙典》這等必然是傳世之作的著作。
也只有楚弦來上,才會讓各方滿意。
畢竟,楚弦名下的傳世之作可是有好幾部的,到現在,都是各方讀書人和官員必讀之物,在讀書人的圈子里,楚弦的地位極高。
楚弦上任的時候,就去了文圣院。
文圣院在另外一處重新建造,用術法加持,幾天功夫就有了雛形。而且就現在的文圣院來說,文圣也還有好幾位,但涉及編撰《仙典》的,確定的就只有楚弦一個人。
頭一天去了,楚弦這個‘新人’自然是要去其他文圣認識一下。
這文圣院的文圣,實際上也是分派系的,只不過相對來說,比其他官員要好一些。這里面,大部分文圣對楚弦還是很支持和包容的,不過也有一些,敵視楚弦。
高文圣便是其中之一。
高文圣本命高顯文,屬于文圣院老牌文圣,以前就和廖文圣不和,當初爭奪《仙典》主編撰官就輸給了廖文圣,所以懷恨在心。
這一次廖文圣意外隕落,高文圣以為圣朝會將這差事交給他,可結果再一次讓他失望和憤怒。
《仙典》主編撰官的人選,居然落在了楚弦這個他眼中的毛頭小子身上。
這自然是讓高文圣憤怒無比。
“我高顯文莫非還不如一個毛頭小子?”
高文圣有這種想法,自然是不會給楚弦好臉色,所以楚弦剛來,他就故意不見楚弦,不光是他,他帶著的另外兩位文圣也是一樣沒有搭理楚弦。
只有另外三位文圣見了楚弦,而且在仙典如何編撰這件事上,也是盡可能的選擇幫助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