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紋說讓自己可以去爭一爭,楚弦卻是知道,自己的確能去爭,但實際上,上位的可能性并不大。
畢竟自己在戶部左侍郎這個位子上,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年多一些,這么短時間內就要連跳兩級升官,這是在圣朝創立以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更何況,自己的資歷,很難讓其他人信服,畢竟,那可是尚書令。
所以激動之后,楚弦立刻就是歸于平靜,現在他不會去想那么多,事情該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自己馬上就要納兩位妻妾,這對于自己來說,才是近期的一件大事。
這幾日,圣朝一些高層之間,也慢慢有了一些關于李淵明要下臺的傳言,雖然沒有任何人敢在明面上討論,但背地里類似的話可是不少。
可想而知,這件事首先是一個足以讓人震驚的事情,李淵明那是正二品尚書令,按照正常情況,李淵明最少可以在尚書令的位置上繼續待上五十年甚至更久,可現在提前辭官歸鄉,這就一下子打亂了目前的政局平衡。
要知道,空出來的這個位子可是首輔閣級別,而且還是尚書令,這個位子極為重要,空出來,肯定是要有人填補上去的。
顯然,目前首輔閣內,只要是有資格的,都在盯著這一塊大肥肉,有資格上位的,顯然也有好幾位,在知道了這件事之后,心思向著那邊去想顯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一些欠缺資格的,此刻也都在思謀,看看有沒有可能可以一飛沖天。
而實際上,眾人都知道,雖然這只是一個尚書令的位子,但就是這么一個位子,所帶來的后續影響是相當大的,就算是謀求不到尚書令,但那接替尚書令之人走了之后,原本的位子也就空了出來,下面有人補上,那補上的人也就空出來一個位子,所以說別看只是一個人變動,那帶來的是方方面面,說不定很多人都可以在這件事上謀取一個好處,位子向上提一提。
所以這幾日,京州官場活泛開了。
至于李淵明好好的尚書令為什么不做,這卻是少有人敢去探究,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件事里必然有文章。
就看這段時間李淵明逐漸不管事之后,就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而且消息靈通之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也慢慢弄清楚了一些緣由。
這些年,李淵明做了不少荒唐的事情,當然,對于他這個位置的高官,這些小事情倒還不至于被盯上,甚至成為扳倒他的利器。
關鍵,還是李淵明在三年前,動用過一些手段,阻擾過土地變革的推進,這才是關鍵點,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這一次土地變革,對于整個圣朝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決定著今后圣朝的興盛衰落。
若是一般官員,沒有這種覺悟,倒也有情可原,可李淵明,在分明知道這件事輕重緩急的情況下,依舊是為了一己之私,為了他那一點點的臉面,居然是在這件事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做手腳,搞事情。
顯然,這才是導致他不得不下臺的主要原因。
雖然大家都只是捕風捉影,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蕭禹太師那邊,肯定是掌握了確鑿的證據,甚至還聽說,就在不久之前,蕭禹太師專門召來李淵明,就兩個人密探了很久,估摸就是在那一次進行了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