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總書記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到實處,何歡每天下班之后,都會在辦公室加班到夜里十一點左右。
這樣即不影響休息,也能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加快推進工作的進度。
“有啊,我們視頻聊吧。”
何歡放下手中的工作,馬上回了信息,得到李宜祿的同意就發了視頻通話過去。
李宜祿也不寒喧閑聊,開門見山,直接了當地道:“書記,你發的資料我全部看了,非常厚實,讓我受益良多,其中木材加工廠這一塊給了我一個啟發,如果能和他們達成合作,我愿意回來開一家無煙炭加工廠。”
何歡道:“無煙炭我不懂呢,說來聽聽。”
在城里,要么是用空調,要么是用電爐,而在農村大多數都是燒煤,傳統的“鋼炭”都已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視線。
鋼炭需要去山上砍兒臂粗細的青杠樹或其他樹,再鋸成一截一截的進行燒制,制作工藝繁復不說,成品亦不如煤經燒。
怎么算都不是劃得來的帳。
除了城市里的燒烤攤有需求外,沒有哪家會買鋼炭來取暖,即便是農村冬天辦紅白喜事,都是選擇蜂窩煤來取暖。
不過蜂窩煤在燃燒的時候會產生煤煙,為了預防煤氣中毒,燃燒時會開著門窗,當有風吹進屋的時候,下風向的人就會被煙熏,給人的感覺并不好。
所以無煙炭才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但凡有無煙炭銷售的地方,農村辦酒,城市燒烤,都會作為第一選擇。
李宜祿把自己知道的知識點給何歡講了一遍,說無煙炭是經過高溫加工煉制,機器生產,擁有密度大、熱值高、易燃燒、耐燃燒、灰分少等特點。
無論是家庭燒烤、冬天取暖、還是餐廳燒烤都很適用,應用廣泛,前景一片光明。
何歡道:“那你想過沒有,僅僅是靠木材加工廠的邊角料,一年能出廠多少無煙炭,能不能收回成本?”
何歡不知道無煙炭的成本是多少,無法計算利潤空間,雖然項目很好,但他還是要提醒李宜祿把這一點想清楚,否則項目建成后,不能盈利反而造成虧損,那就適得其反。
李宜祿道:“原材料這一塊不用擔心,除了木材加工的邊角料,還可以用樹枝、竹子、秸桿這些,只要是植物,基本上都可以作為原料。”
何歡道:“秸桿這些都可以?那這對農村環境提升也是一大助力,實在是太好了。這個對工人的技術要求高不高,需不需要專業培訓呢?”
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就是因為其具備別人不具備的經驗,在何歡的工作崗位上,他是數一數二的優質人才,但當他統籌全局,為一個村謀劃經濟發展的時候,他的經驗就有了局限性。
他可以為所有想創業的人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經濟方面的援助,但在制定發展方向的時候,選擇什么樣的項目才是最適合、最有前景的,他并不能完全把握。
所以他要多學多問,多請教具有相關知識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不善而改。
把困惑的地方搞清楚,有利于他在發動老百姓時,解釋給老百姓聽。
李宜祿道:“這個簡單的,整個過程都是機械化的,人工主要用在上料下料環節,到時候廠家應該會有專家來幫助培訓的。”
李宜祿只是對這個產業有所了解,具體是怎么操作的,他也拿不清楚,但他知道現在任何行業追根到底都是服務行業,要把產品賣出去,把企業做大,首先就要把服務做好。
他們公司就有專人進行售后維護,相信只要選擇有口碑的無煙炭設備生產廠家,對方就一定會為他們負責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