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祿到了村委會,直接責問羅明珠在做什么,不是給了她一百塊錢嗎?
羅明珠臉不紅,心不跳,詭辯道:“那是你孝敬我的,又不是村里發的,一是一,二是二,這各論各的。”
楊開德已經在電話里問明李宜祿情況,知道他已經回家把事情解決了,不料羅明珠貪心不足,背地里又跑來村委會要東西。
見其不知廉恥,可他作為干部,不能和老百姓爭吵,只得搖搖頭走到一邊。
眼不見,心不煩。
一旁的何歡聽到她如此說,心中也是沒好氣,不過他來到青杠村,也見慣了太多愛占便宜的老百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窮怕了。
如果不是貧窮,誰不想體面的過著生活,犯不著如此寡廉鮮恥,丟人現眼。
是的,只要是人,他就有廉恥心,可是生活的重擔把一切都壓榨沒了。
也因此才引發劣幣驅逐良幣,以致于道德崩壞,人心不古,使得社會不良風氣越來越壞。
所以世人越發推崇金錢至上主義,做什么都唯錢是論,只要給錢啥都愿意干。
相較之下,臉面又算什么?
人心亂了,失了道德感,就需要有人站出來扶亂撥正,否則整個社會沉淪下去,誰還敢做有道德感、正義感的事?
而精準扶貧,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大戰略,就學樣出臺了。
扶貧的同時,更是一個扶志、扶智的過程,只要讓老百姓認識到自力更生,吃苦耐勞的重要性,他們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大步向前。
而不是沉淪于金錢之中,墮落下墜。
其實沉淪金錢之中的,又何止下層百姓……
這是時代的重癥,需要一步一步的來治療,需要正能量的引導。
于是這個社會出現了很多“傻子”式的人物,他們甘愿付出,不計回報,被那些自以為很聰明的人恥笑著……
他們負重前行,挑起了時代的大梁,支撐起這個社會的骨架,讓一切顯得那么巍峨壯觀。
每一代都有這樣的傻子,在青杠村就有不少,比如楊開德,比如李宜祿……
何歡也愿意做這樣的傻子,他相信只要堅定信念,時間就會給出答案,在不久的將來,青杠村的老百姓都會富裕起來,也會改變現在的思想觀念,促進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
何歡道:“老人家,是我們想得不周道,我按市價把食用油的錢補給你。”
李宜祿斷然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看著羅明珠道:“你好意思要?你要拿了,就把那一百塊錢還給我,以后也別想從我這里得到一分錢。”
羅明珠想要,可李宜祿放下狠話,她也不能伸手,說道:“書記放著城里的工作不做,這么辛苦來幫扶我們,我能要他的錢嗎?我就是來看看還有沒有剩的,沒有就算了。”
十分鐘前,她還痛哭流涕,此時就換了一張臉。
李宜祿不聽她解釋,直接了當地道:“不能要那就回去,還在這里做什么。”
羅明珠被他搶白,不想和他說話,笑著對何歡道:“書記沒事的時候,去我家坐坐,我煮飯給你吃,我包的香腸可好吃了。”
何歡見解決了問題,懸下的心放了下來,感謝道:“好的,老人家,有空我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