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何歡應該喊羅明珠孃孃或者是奶奶之類的,而不是每次都直呼老人家,可是他和李宜祿稱兄道北,又和李俊逸他們大哥二哥的喊,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怎么稱呼羅明珠,只得籠統地以老人家代替。
出了村委會,李宜祿對羅明珠道:“以后做什么事,能不能先商量一下,你要覺得錢少了,我再給你,不要自作主張……”
“我要你的錢干什么,自家人的錢從一個兜到另一個兜,就變多了?我看你就是傻,有便宜不占,還把自己的錢往外送,你錢多啊,那就抓緊把房子修過。”
提到錢羅明珠就來氣,雖然不是她的錢,但不聲不響的就送出去了,比她拿錢給別人還要令她心痛!
都是些敗家子,存不起財的貨。
……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就有人家開始過年,鞭炮聲一響,就此起彼伏,連綿不絕,臨到除夕之夜,達到了巔峰。
三十晚上的火,十四晚上的亮。
前者講的是除夕之夜,要火旺,每家每戶都要守歲,把爐火燒得大大的,一家人圍爐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后者說的是正月十四,要燈火輝煌,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點滿了蠟燭,星星火光,把成片成片的村子映照得亮亮堂堂。
而過年的時間段,就是從臘月末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吃年飯、守歲、祭墳、走親訪友……
一套儀式下來,整個年關都會讓人覺得無比充實。
李宜祿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到老家過年了,今年算是他成年后第一次在家鄉過年,可體驗下來,并不充實。
兒時的伙伴都已踏入工作崗位,按國家法定的休息時間,初七就要返回工作崗位,許多在外打工的人匆匆趕回來,又匆匆離去,有的甚至不回來。
團團圓圓的春節里,鄉村也顯得人煙稀少。
李宜祿在外的時候,覺得春節是工廠里最蕭條的時光,原以為所有的人都回到了農村,可為什么農村也是如此蕭條?
或許只有火車站、汽車站以及那些交通工具上才有無數的人吧!
所有的人都在匆匆的趕著路,起點和終點在哪里,無人思考。
李宜祿在家只休息了兩天,除夕和初一,初二就開始到工廠工作,繼續監工。
少休息一天,工廠建設的進度就快一天,勞累的工作可以充實那空寂的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熟悉的環境里,這種思念之情更是強烈上漲。
可是那些熟悉的人,曾經走得很近的人,一個個都不在身邊……
李宜祿本以為何定波會帶著老婆孩子回來過年,可何定波終究沒有回來,李宜祿看著他家那荒廢的老屋,也想明白了,這樣的家帶著人回來,住宿都沒有一個地方,又過什么年,還不如在外面自在!
初三早上,李宜祿剛起床,何歡就打來打電話,讓他去村委會一趟。
李宜祿奇道:“發生什么事了嗎?”
何歡忙碌了一年,值此春節,正是闔家團聚的日子,他應該在家陪家人,而不是趕回村里上班,除非是村里發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