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青杠村的有志青年們齊聚村委會。
雖然朱家寨沒有人愿意站出來創業,但青杠村下面的十一個村民組里,還是有三人愿意貢獻自己的力量,勇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一個自然就是張棋的兒子張樹,他的目標是做藥材生意,一來青杠村的大山里有許多野生藥材,二來他打算在承包張家寨的土地用來種植藥材天麻;
第二個是季家寨的季宇航,他是農學院畢業的學生,想和楊開德合作,在楊開德的核桃林里養雞,一來放養的雞比圈養的雞肉質要好,二來雞可以吃掉核桃樹上生長的蟲子;
第三個是青杠村街上的吳迎軍,他想在青杠村開一個農村淘寶服務站,即可以幫助村民們從網上購物,也可以把青杠村的特產賣到其他地方。
三個人的想法都有可行性,村委會討論之后,一致贊同。
但三個項目對于幾千人的青杠村而言,還是太少了,何歡鼓勵三人的同時又鞭策其他在座諸人道:“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而今天我們要走的路就是青杠村的致富路,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不管你有什么樣的想法,首先你要有,只要經過我們村委會的論證,我們都會大力支持。”
眾人鼓掌,紛紛喝彩。
楊開德補充道:“不管你們是全新的創意,還是依托現有產業進行拓展,我們都會全力支持。大家也看到了,在今天會議之前,有李宜祿的無煙炭廠依托楊宇的木材加工廠進行產業拓展,而會議之后又有季宇航的養雞場建在我的核桃林中。”
“這就好比在包谷地里栽葵花籽、洋芋、花生等等各種,莊稼可以進行套種,一塊地里收獲多種成果,產業同樣也是如此,而且帶來的利潤更豐厚。打個比方來說,以前我們種的蒜苔、白菜這些都是小打小鬧,要么自給自足,要么賣到鎮上,可以說沒得多大的利潤得,但是王奉兵就發現了這里的商機,進行了產業升級,將大家零星的蔬菜收集到一起,運里市里的蔬菜批發市場銷售,從而一舉兩得,增加了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他的收入。”
……
今天的議會,楊開德無疑是收獲豐厚的,所以感概良多,不斷地用形象生動的例子來激發大家的創業熱情,希望每一個村民都能發散思維,找到屬于自己的賺錢的路子。
他的核桃林一直是虧損的,而季宇航的創業點子,剛好能用到他的核桃林,兩人之間的合作是互利互惠的。
簡單來講,以前核桃林要定期施肥、除草,進行各種維護,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
而季宇航租用他的地進行養雞,首先要給他一定的租賃費用,然后散養的雞會吃掉核桃林的蟲子,吃光林子里要雜草,雞糞又是有機肥可以肥育土地,讓核桃生長更茂盛。
生物除蟲,比打藥除蟲更為環保健康,使得長出來的核桃更加綠色有機,在核桃掛果之后,這一優點無疑更能讓產品暢銷。
“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合作共贏,我們可以集思廣議,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守著自己的一點雞蛋,生怕別人搶去吃了,沒有開放擁抱的胸懷,我們又怎么做得成大事,我們的家鄉又怎么進入小康水平?”
“我這懂,閉關自守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突然有人發聲,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吳大鵬嚴肅紀律,揮手示意安靜,說道:“這道理一點沒錯,以前我們大家都是種地過日子,所以一直掙扎在貧困線下,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到了外面的世界,開拓了眼界,賺了錢,也帶回來新思路,開始改變生活方式,過上了比以前好千百倍的生活,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