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七芳見李宜祿凝神思考,笑道:“哈哈,沒有理由了吧,憑什么農村教育就要差城里教育,其實就看老師作不作為,只要老師負責,農村教育一樣可以搞好。”
“你看咱們村以前什么產業都沒有,現在在你的帶動下,建起了無煙炭廠、養雞廠、釀酒廠,我相信只要大家有信心,以后肯定有更多的產業。”
“那為什么教育不能搞起來呢,我現在回來就是要當這個領頭人,把咱們村的教育搞好,以后外出打工的都回來了之后,他們的孩子也要回來上學,這樣才能做到一家團圓。”
“你想一下,如果小學的時候,孩子都不能和父母在一起,那他們還有多少時間能在一起,難道靠大學畢業之后嗎?”
“……”
李宜祿聽著她嘰嘰喳喳不停地發表著觀點,覺得她真的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
他又有什么理由拒絕夏七芳的奉獻精神呢?
只有開放懷抱,才能讓更多年輕人回來,才能讓青杠村的明天更美麗。
“好,我支持你。”
站在村口的岔路口,李宜祿把行禮箱還給夏七芳,盯著她道:“你先回去,我去朱家一趟。”
“你去他家做什么?”
“何書記讓我通和朱少聰一件事,我去講完就回來。”
何歡在鎮上開會的時候,認識了有一個村的書記,剛好那個村有個二十七歲還未出嫁的女人,四肢健完,智力也正常。
就是父母不理事,家中窮得叮當響。
又不講衛生,使得一家人都邋里邋遢,同村人見到都要繞著走。
也使得沒有媒人登門,年近三十,還待字閨中。
何歡聽后覺得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對方父母愿意,他想朱少聰應該也沒有意見。
回來之后一直忙工作,便忘在一旁,剛才吃飯的時候閑聊時又想了起來,便讓李宜祿回隊里通知一下朱少聰。
讓朱少聰抽空去看一下,至于成不成另說。
起碼給出一個態度,也證明村委會是在為百姓做實事。
李宜祿到了朱家,正好趕上朱少聰和朱景鴻在家吃飯。
朱景鴻拿起碗就去給李宜祿舀飯,李宜祿忙推辭,說剛吃過,今天來就是受何書記的委托,來通知朱少聰去相親。
“啥?找著對象了?”朱景鴻老臉上笑容更甚。
李宜祿道:“對,按你們的要求,好手好腳,智力正常,你有空就約個時間過去看看。”
朱少聰道:“太有空了,現在就有空。”
說完抓緊刨飯,恨不得倒進嘴里,然后馬上就飛到女方家。
李宜祿道:“不著急,怎么也得約個時間,對不對,再說你這一身,起碼收拾得干凈一點,把頭發剪一下。”
朱少聰嘴里包著飯,囫圇不清地道:“我馬上就去剪。”
朱景鴻道:“那你給書記講一下,我們明天就去,對了,女方是哪里的人,多大年紀?”
他想給朱少聰娶媳婦的目的就是能生個孫子,萬一這女人年紀大了,不能生養,那娶回家也沒多大意義。
相較朱少聰的迫切之情,他考慮得更周全。
李宜祿道:“是哪里的人我記不起了,但年紀不大,二十幾歲。”
朱景鴻拍著手道:“那太好了,感謝政府,感謝何書記。”
他不敢想,真有這樣的好事等著自己一家,不由合十作揖,感謝老天保佑。
李宜祿道:“那就定了明天去,我給何書記打個電話,讓那邊也準備一下,爭取把朱叔這事辦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