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答應何歡說服趙定飛重拾廚藝,收徒弟,然后把青杠村鄉村菜發揚光大。
可是趙定飛就是不聽勸告,無論他怎么說,就是不愿意出山。
好說歹說,最后他同意做,但要趙剛或者趙強學,他才愿意教。
李宜祿算是明白了,趙定飛腦子里還是封建殘余的思想,一門心思想著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
趙強是指望不上了,李宜祿便來找趙剛商量。
趙剛聞言,哈哈一笑道:“我都五十幾的人了,還拿得動什么刀,我問問正宇,看他愿意回來學這個不。”
趙正宇是他獨子,今年29歲,一直在外打工。
李宜祿心想,如果趙正宇愿意回來也不錯,相較于趙剛,他更年輕。
年輕人之間溝通起來更容易,李宜祿從趙剛處要了趙正宇的電話。
趙剛一邊告訴李宜祿電話,一邊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正值中午,趙正宇在午休。
雖然常年在外,但除非有什么事,父子之間少有交流,見到父親來電,知道家里有事,馬上問有什么事?
趙剛當著李宜祿的面,自然有些夸張,說道:“好事情,我們村要搞旅游了。”
李宜祿為了說動他學廚藝,是把搞旅游的事透露了出來。
承諾他只要學好廚藝,以后開個館子,比種農活來錢快。
趙正宇道:“是好事啊,你給我打電話有什么事嗎?”
他初中畢業就在外面混,讓他去旅游還可以,從事旅游相關的工作,他自知沒有那能力,一時想不通村里搞旅游和自己有什么關系。
趙剛道:“咱們村搞旅游,是不是有很多游客,這些游客來了是不是要吃飯?”
趙正宇道:“你這不是廢話嗎?”
趙剛道:“咱們家的祖傳手藝是什么?是廚藝啊,現在正是發揚光大的時候,你快回來學。”
趙正宇道:“想啥呢?多少年了還手藝,現在廚師遍地都是,等我學會黃花菜都涼了。”
趙剛道:“你懂個錘子,喊你回來你就回來。”
趙正宇道:“你要學你自己學,我一會還要上班呢,掛了。”
“我能學還叫你啊……”
趙剛話還未說完,兒子就掛了電話,他不好意思地對李宜祿道:“都是書讀少了,但凡像你這樣多讀幾年,都不會這么憨。”
李宜祿笑道:“不著急,凡事都要慢慢來。”
趙剛道:“你放心,我一定想法把他勸回來。”
李宜祿道:“這事還是我來吧,要讓宇哥回來,就必須要讓他賺著錢,不然回來做啥。”
“對對對,還是你想得周到。”趙剛不住點頭,心中有些激動。
終于有好事輪到自己家了!
但是他拿不準,不知道李宜祿憑什么把自己的兒子叫回來,又怎么讓他賺著錢。
青杠村說是要搞旅游,但現在一點起色都沒有,真能搞起來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你說說他真回來做這個,一個月能賺多少錢,他現在在東莞打工,一個月有三千多的工資,兩口子加一起除干打盡都能存四千左右。”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回來賺不了這么多錢,那回來也沒有意義。
而這也是趙正宇不愿意回來的原因,留在家鄉掙不到錢,不如在外面打工。
李宜祿道:“這個我已經規劃好了,趙伯你就放心。”
“是嗎?”趙剛有些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