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祿道:“我在想我們村是不是應該建個幼兒園和養老院。”
何歡道:“你倒是想的遠,不過這是一個好想法。”
吳大鵬道:“是該建一個了,眼瞅著我們這一批人都老了,不過幼兒園還好,可以收費,但這養老院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我們村的財政也支撐不起啊。”
李宜祿道:“我的想法是由商會出一部分資金,以目前我們村的企業發展勢態,以及未來旅游業搞好之后的一個預測,我覺得應該沒問題。”
何歡道:“抽空我們組織開個會,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成立一個慈善基金。”
幼有所教,老有所養。
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一起建設。
何歡對李宜祿的想法很是贊同,但他們相識已久,沒有過多客套。
他們同屬于行動派,有了想法說干就干,毫不拖延。
馬上就通知商會成員,明天中午在村委會開會。
除了趙武杰在外談生意,其余諸人都準時來到會議室。
何歡主持工作,率先發言道:“昨天請大家來的時候,已經給大家講了我們今天開會的目的,就是成立慈善基金會,擬建村敬老院和幼兒園,歡迎大家積極發言。”
盧琳道:“這是好事啊。”
在修安置房的這段時間,他又增加了一套設備,磚廠的產能是日漸上漲。
如今安置房一完,每天生產的磚又開始堆積成山,他都不得不減少產能。
如果村里又有新項目,那他的磚又有銷處了。
聽何歡如此一講,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即然是好事,大家就各出建議,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
幼兒園沒有過多講的的,位置也不用多想,建在小學旁邊。
但對于敬老院,大家就有了爭論。
但凡有孝心的人,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家人出現在敬老院這種地方。
都習慣于自己來照顧,把親人送到敬老院,那就是不忠不孝。
如果是孤寡老人,鎮里也有敬老院,直接送過去就行。
犯不著在村里建一個。
賴曉天道:“我也覺得沒必要建敬老院,建來用不上啊,要建敬老院還不如建一個老年活動中心,給老年人們一個休閑娛樂的地方。”
陳傳文道:“是這個理,我們村就兩個孤寡老人,之前被評為五保戶,咱們村不就出錢給他們修了兩間房子,也夠住,你如果現在再建敬老院,造成資源浪費不說,還要去找專門照顧他們的人,又增加開支。相對來說,給他們建一個活動中心,大家吃了飯聚在一起玩耍,正好建設咱們村的精神文明。”
賴曉天道:“咱們村很多老人都有下棋打牌的愛好,平時都是隊里內部交流,也不是說大家都有時間,有時候你有空,他卻有事,很難籌到一起。但咱們建個老年活動中心,就相當于給老年人們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不但能促進鄰里之間的友誼,也讓老年人能有個幸福的晚年。”
李宜祿聽著他們的討論,覺得十分有道理。
不說別的,單是朱家寨,喜歡打麻將下棋的老年人也不少。
陳萬山和王榮昌就是兩個典型的代表,隔三差五就約在一起下棋。
“這建議好,我同意,但我覺得在活動中心里面建幾間宿舍也不錯,提供給有需求的老人,有備無患。”
但他覺得如果是純粹的休閑活動中心,還是不夠。
應該在旁邊備一塊地,等以后條件成熟,再修一棟敬老院。
如果條件不允許,就在活動中心里加幾間宿舍。
因為時代在向前,人們的思想觀念總會改變,今天不能接受的事物,不代表明天也不接受。
何歡見大家發言差不多,停下手中的筆,說道:“綜合大家的意見就是,在我們村委會的老年活動中心外,建一個獨立的老年活動中心,以及……”
“不好了。”突然有人推門進來。
何歡見著著急忙慌的吳大鵬,疑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