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這位先生的弟子、他的侄子趙寅么?
一時間,趙璋心中轉過諸般念頭,最終,冷靜下來的他沉聲吩咐道:“帶人,帶走先生的……遺體,免遭晉軍侮辱……快,我們撤了。”
“是!”
相比較帶走一位腿腳不便、又得安排供暖的先生,帶走一具尸體自然要輕松許多,趙璋很快就做好了突圍的準備,在晉軍大舉攻入城內的那一刻,率軍保護著運載公羊先生尸體的馬車,奮力殺出了城外。
而晉軍,也就此收復了臨淄。
晉軍收復臨淄,意味著整個山東復歸晉國所有,也意味著晉軍取得了山東戰役的最終勝利,但這并不代表晉軍與江東義師的交鋒就此告一段落。
在得知趙璋、趙瑜兄弟率義師殘部向南突圍的消息時,陳太師立刻就下命令:“全軍追擊!務必擒殺‘二趙’,以及江東叛軍的智囊,那位稱作公羊的先生。”
在這位老太師看在,濟陰、東平、濟北等郡的叛亂,加在一起也沒有‘二趙’的威脅來得大,畢竟這趙璋、趙瑜兄弟,在讖言中可是亂他晉國的‘申虎’。
在陳太師的命令下,晉軍冒雪發動追擊,一路追至昌樂一帶。
恰逢天色暗沉,又降下大雪,晉軍這才放緩追擊的勢頭,突圍而出的趙璋、趙瑜兄弟,也得以喘一口氣。
黑夜之下,寒風之中,兄弟倆坐在一堆篝火旁,商議著接下來的對策。
其實大致的撤離策略公羊先生早已事先考慮好,趙璋、趙瑜兄弟只需照做即可。
只見趙璋神色陰沉地說道:“二弟,待明日天明,你先帶先生的遺體向瑯琊撤離,撤往彭城,我留下,匯合公孫硯、程虞等人,拖延晉軍……”
趙瑜皺眉說道:“大哥,你乃一軍渠帥,豈能涉險?不若我留下……”
但他的話還未說完,就被趙璋打斷了:“我意已絕,你不必再勸。”
次日天蒙蒙亮,趙瑜立即啟程南撤,由趙璋親自留下斷后。
他匯合公孫硯、呂僚等幾位江東義師的大將,且戰且退,但卻始終甩不掉晉軍的追兵,尤其是薛敖率領的數千太原騎兵,死死咬住了這股江東義師。
此時,趙璋曾經的擔憂成為了現實,明明他與幾位大將麾下的兵力加在一起仍還有十幾萬之眾,依舊遠遠超過晉軍的數量,但此刻這十幾萬大軍,卻幾乎無法阻擋晉軍追擊的腳步。
在晉軍追擊的過程的中,不計其數的江東義師士卒——尤其是那些前各郡郡卒,紛紛丟下兵器投降,十幾萬大軍,在短短幾日內就縮水到了只有三、四萬人。
更糟糕的是,在薛敖的率軍穿插下,趙璋與公孫硯、呂僚等幾名大將的聯系被隔絕,自身難保的公孫硯與呂僚二人,唯有率領殘兵逃亡,一個向東逃向嶗山,一個向西逃向箕屋山,而趙璋本人,則率殘軍退至莒城。
然而遺憾的是,此時陳太師的另一名義子,虎賁中郎將鄒贊,已率另三萬太師軍突破了魯郡,徑直插入了瑯琊郡的腹地,恰好將留下斷后的趙璋困在莒城。
得知此事的陳太師當即下令:“包圍莒城,困殺大虎。”
十一月初五,陳太師麾下幾支晉軍齊聚莒城,安營扎寨,準備圍困事宜。
趙璋見晉軍在莒城四周圍得水泄不通,且兵力遠遠超過己方,他索性也就不再想著突圍,安安心心鞏固防御,準備做困獸之斗。
他對部下道:“縱使困死于莒城,我亦要重創那陳仲的爪牙!”
他所說的爪牙,指的就是陳太師麾下的太師軍。
之后的兩個月,陳太師多次嘗試進攻莒城,但由于寒冷天氣不利于作戰,晉軍嘗試攻了幾回,便又迅速撤了回來,靜待隔年的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