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鄒贊代表陳太師多次向莒城喊話,勸告城內的江東義師投降。
江東義師中或有人意志不堅,在絕望之下試圖背棄趙璋,獻城而降,然而趙璋早有預料,及時誅殺了叛卒,令鄒贊無功而返。
轉過年來,即王二十八年。
正月二十二日,陳太師下令進攻莒城,幾萬晉軍采取圍三厥一的策略,圍住莒城、一通猛攻,趙璋率城內殘卒拼死抵擋,最終堪堪擊退了晉軍。
不過此時趙璋也明白,莒城已經守不住了。
在瞧不見生路的情況下,趙璋決定于當夜率二百名勇士夜襲晉軍的營寨。
只可惜,他的意圖卻被陳太師料中。
陳太師謂毛錚、薛敖等人道:“大虎剛烈,臨危不懼,今求生無望,或會孤注一擲,夜襲我軍營以博取一線生機,各營當謹慎防范。”
眾將將信將疑,但還是做好了防范。
沒想到,當晚趙璋果然率軍來襲,當這位江東義師渠帥親率二百余勇士殺入晉軍營寨時,就連薛敖亦感覺不可思議。
但由于晉軍早有防備,趙璋與他那兩百余勇士,最終還是沒能翻起什么風浪,很快就被營內的伏兵重重包圍。
出于對趙璋的敬意,薛敖沖著對陷入包圍的趙璋喊道:“敬你亦是條漢子,薛某有意親自為你送行,你可敢與我一戰?”
巴不得如此的趙璋欣然接受,但很遺憾,他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也極大低估了薛敖的武力,不過十幾個回合,就被薛敖用長槍挑死。
事后,陳太師親自觀瞧了趙璋的尸體,唏噓感慨。
畢竟像趙璋這等剛烈、勇武的男兒,向來是陳太師所喜愛的類型,奈何此人在讖言中是亂他晉國的‘大虎’,不得不除去。
感慨之余,他吩咐眾將道:“此人雖是叛賊首領,但據老夫所知,他這兩年不曾傷民,念其勇武仁義,待明日用他的尸首勸降莒城,就將他厚葬了吧。”
鄒贊、薛敖、羅隆、毛錚等人正要答應,忽然有一名河北軍的將領建議道:“太師,此人乃江東叛軍首領,何以不用他的首級去震懾江東叛軍余孽,反而要將其厚葬?”
“……”
鄒贊淡淡看了一眼那名將領,而薛敖更是直接,神色似笑非笑。
“我、我說錯什么了么?”那名河北軍將領有些忐忑。
陳太師默然不語。
誠然,那名河北軍將領其實沒有說錯,按理來說,他們確實應該拿趙璋的尸體去震懾江東義師,再不濟也應該將其首級送至邯鄲,畢竟這趙璋,可是被列入朝廷‘必誅名單’中的‘大惡’之一。
只是陳太師個人不想那么做,因為他也明白,江東義師雖是叛軍,但實際上卻談不上作惡多端。
在這詭異的氣氛下,毛錚低聲建議道:“這位將軍所言極是,此人乃叛軍之首,老大人不當將其厚葬,不如派人將其尸首交給江東叛軍,作為威懾。”
聽聞此言,幾名河北軍的將領面面相覷——拿趙璋的尸體威懾江東叛軍的余孽這本身沒什么問題,可有必要將全尸送過去么?按理來說不都是送個首級么?
然而老太師卻拍案了:“子正這個主意不錯,就依子正所言。”
次日,薛敖用運糧車載著趙璋的尸體來到莒城城下,朝著城上喊話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