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豆餅是怎么參軍的嗎?
是被強拉壯丁,康丫是,不辣是,要麻也是,只是當兵時間太長了,他自己都忽略了。
城市的學生兵是聽了宣講自愿參軍,譬如孟煩了,林阿譯。
在人口眾多的廣大農村地區,**征兵的傳統就是拉壯丁,政策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獨子免征。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從古到今都是。
地有錢有勢的官僚子弟、地主、富農和城鎮有錢的人,哪怕是兄弟七八個人也不會被抽壯丁。
所有的負擔全部轉移到窮人那里。強拉壯丁的事兒層出不窮,基本都是一種普遍現象。
有的窮人無錢賄賂兵役官員,就千方百計的躲避。然而這并不算什么好辦法,保甲保長白天抓不到壯丁,就在晚上派鄉丁去家里抓人。
抓不到本人,就把壯丁的父母關起來,逼迫壯丁“自愿”當兵。
本鄉壯丁實在湊不夠數,就帶著鄉丁上路亂拉商客,錢物沒收,人充壯丁,形如匪盜。
周景手底下有個排長曾經干過送壯丁的活,他跟周景說:所謂送壯丁的部隊,實際上如押解犯人的軍警。
由于大多數的壯丁都是被強迫、陷害、欺騙來的,在押送途中,他們常常是被一根粗麻繩串聯捆綁著。
而送壯丁的官兵,則是刺刀出鞘,子彈上膛,虎視眈眈地押著進行。時刻要小心出現逃丁。
在劍橋中華民國史上記載,在800多萬(**)士兵中,大約每兩個人就有一個去向不明,大概不是開了小差,就是非戰斗死亡。
捫心自問,周景如果遇到了和那些壯丁一樣的遭遇,會真的盡心盡力的辦事嗎?
遇到機會,不開小差溜掉嗎?
跟接受了教育,為了推翻侵略者,為了推翻壓迫人民的,封建勢力而戰的,我黨士兵不同。
**畢竟還是一支半封建的軍隊,士兵沒有任何信仰,保家衛國那也是扯淡,沒人愿意去當死了的烈士,換筆猶如廢鈔的撫恤。
絕大多數士兵,還是愿意去當平民百姓。
周景敢那樣橫沖直撞,沖到守軍人群中把那營長干翻,依仗的就是這一點。
他篤定了那些新兵蛋子不會開槍,而那為數不多的幾個基層指揮官,他們營長都在周景腳底下,哪個不要命了給自己找事兒?
“團座,這最后一批難民都過來了,您看下一步做什么?”一連副跑來請示道。
周景覺得有點不對,可又沒有可又沒有想明白哪里不對,皺著眉頭問道:“迷龍呢?”
一連副臉色有些尷尬,“團座,迷龍連長正在和人告別,所以特派我來請示您。”
周景的臉色愈發陰沉,這都什么時候了,敵人就在眼前了,這個癟犢子玩意兒身為指揮官,跟沒過門的老婆孩子唧唧歪歪,存心給他上眼藥啊!
他有一種預感,迷龍遲早因為這個女人壞事兒。
“告訴他,麻溜的給我滾回去,去龍副團長那兒等候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