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惴惴不安的男人在聽見白錦兒說的話之后頓時松了口氣,他臉上綻放出安心滿足的微笑,從手里攥的都出汗了的錢里數出十個,擺在白錦兒面前,
“十個錢小娘子,”
“麻煩給我一籠。”
“好嘞。”
白錦兒笑著接過了錢,拿開距離自己最近的那一摞頂上圓乎乎的小蓋子,抽出一籠,遞給桌前的男人。
里面的燒賣挺著圓滾滾的大肚子,外皮晶瑩,隱約可以看見里面包裹著的餡料;而頂上點綴用的蟹黃已經變成了誘人的橙黃色,散發著熟面食獨有的香氣。
關鍵是,還熱乎。
一個熱乎乎散發著香氣的主食對饑餓的人來說有著多么巨大的吸引力,甚至都不需要花費多余的力氣和語言去描繪它。
男人才接過了籠屜,小男孩就迫不及待地吊在了他父親的手臂上,肉乎乎的小手朝著籠屜里夠去。
“慢點兒慢點兒孩兒,等著阿爺拿給你。”
從里面挑揀出一個喂到男孩的嘴邊,那小肉手接過之后,轉眼間就塞進了自己的嘴里。
“慢點兒吃別噎著了!”
看著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樣,中年男子的眼里是無以言表的疼愛。
“怎么樣,好吃嗎?”
等著小男孩把嘴里的東西全都吞下之后,他開口詢問道。
“好吃阿爺!”
亮晶晶圓溜溜的眼睛就像是兩顆糖球,對著中年男人眨啊眨的,
“真的特別好吃!旺兒還要!”
“好好好,阿爺再拿一個給你。”
說著中年男人臉上帶著笑容,又拿了一個遞到自己孩子的手中。
“這次可要吃慢點兒,知道嗎?”
“嗚嗚嗷嗚嗚嗚——”
已經把燒賣整個塞進嘴里的孩子嘴里發出模糊的回應聲。看了一眼小男孩吃的滿足的模樣,中年男人才終于有時間,開始品嘗自己的那一份。
揀起一個燒賣,飽滿的肚子手指輕輕捏一捏,充滿著彈性。
雖然面皮是近乎半透明的,但是從外面還是看不出里面的餡料是什么,男人還從來沒看見過這種造型的“蒸餅”,學著自己兒子的樣子,把手中的面食一整個地裝進了自己的嘴里。
先與舌尖接觸的是燒賣皮。因為白錦兒在傳統的面粉中混合了一些淀粉以達到半透明的好賣相,加之是用燙面的方法做的,燒賣的皮嘗起來要比平常的餃子或餛飩吃起來都要有嚼勁。
點綴用的那一點蟹黃早被和面皮中的餡料混合了,調制過的豬肉混雜蟹肉,兩種不同肉并沒有發生令人不悅的味道上的相沖,反而還增添了不同的咀嚼感。
肉很多汁,想來除了香菇這食材具有良好吸水性之外,就是因為那一點的肥肉化開之后帶來的香濃了。
這也讓嘴里吃著自制豬肉干的白錦兒很是疑惑,為什么唐朝人都不喜歡吃便宜又好做的豬肉呢?
當然,蟹黃并非沒有任何的作用,它的出現就像是維多利亞走秀里臺步最好的那一個人,或許在開頭或許在中間或許在結尾,但無論如何,那驚鴻的一瞥總是讓整個舞臺都散發出無可替代與無以倫比的芬芳。
男子忽然可以理解,為什么自己孩子的吃相這么粗魯了。
“小娘子,”
把嘴里的燒賣咽下,男子一臉高興地看著白錦兒說:
“你們家的這,額,蒸餅,很好吃啊!”
“多謝客的夸獎,”白錦兒笑著對男子點了點頭,“還有,我們這個叫作燒賣噢。”
“燒賣?”
男子嘴里跟著重復了一遍,
“這樣,我記住了。”
“這燒賣我還是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