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讓你暖和暖和會兒。”
說著,他轉過身,又跌跌撞撞地,朝著來時的路走了回去。
今兒,
就算了吧。
......
鼓響一百四十八聲。
十二年前。
“咚咚咚。”
“來了來了!”
婦人提著裙子從臺階上下來,打開院門的時候,瞧見門口站著隔壁家的老人。
“這不是白翁嗎?”
“張娘子,打擾了。”
“嗐這是哪兒的話,咱們鄰里鄰居的,有什么打不打擾的。白翁是有什么事嗎。”
“也不是什么大事兒,只是,有件事情,我想勞煩幾位擔待一些。”
“白翁客氣,盡管說,只要是我們口子能幫的,肯定幫。”
老人松了口氣的模樣,對著婦人點點頭。
“我想勞煩張娘子,也勞煩張娘子家里的人,日后我家丫頭長大了,無論她問不問起,能否都不要告與她知,我不是她的親阿翁。”
“這事兒?”
“這倒是不妨事。”
“多謝多謝,那就請張娘子多多擔待了。”
“沒問題沒問題,哎不過白翁啊,我想這件事也不必瞞著吧。你看延康坊的玉真他們家,孩子不就是抱來的,我看著也沒什么毛病,養的不也挺好。”
“再說了,這萬一日后人家親生的父母找來了,想瞞也是瞞不住的不是。”
“哈哈,是了是了,”
“張娘子說的,也有道理。但是我想著最起碼在她年紀還小的時候,不必因為這事情覺得煩擾或是疏離。在她及笄之前,我還是想讓她活得快樂些。”
“老頭子這輩子沒什么出息的,可你說這忽然老天給了這么個粉團兒似的丫頭,好歹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的給不起,讓她過的安穩些,老頭子還是能做到的。”
“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說吧。現在,就勞煩各位擔待擔待了。”
“這樣啊,我明白了,白翁您放心,小丫頭肯定不會在我們這兒聽到什么閑話的。”
“謝謝,謝謝。那就不打擾娘子了,我去隔壁老徐家去了。”
“哎白翁,怎么,你還要將咱們梨花巷里這戶戶人家,都托付完了不成啊。”
“畢竟是要麻煩人家的事情,自是要我先上門去托付了才是,不然別人家不知道的,怎好叫人家就順著你意思來了。”
“告辭了張娘子。”
“咚咚咚......”
......
鼓響兩百聲。
腳底下的磚,兩側的梨花樹,
這是白錦兒來這兒這十幾年,每一日都能見到的景象。
她忽而明白了,
緣何自己在這十幾年,都活得算悠然自在;沒了手機,沒了電腦,沒了極快的交通,便利的生活設施,
沒了便宜又好看的衣服,冬天沒了地暖。
她卻沒有那么強烈的抵觸之意。
這一處的人良善,待自己十分的好,
關鍵是那個人,
那個將自己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人。
不善言語,不善表達,
卻將自己視作親生,用十幾年如一日的舐犢之情,將自己養大的老人。
世上的苦難千般多,卻有人護著,叫你所能見到的,不過萬分之一罷了。
“狗丫頭,”
“去哪兒去了這么久?”
“我回來了,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