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點心,都是用桂花做的?”
白錦兒瞧見問話那個人,是自己沒見過的模樣。便知道想必這位,就是抱琴她們所說的阿郎的堂妹,那位陸夫人了。
容貌長相倒不像是刻薄之人,只說這么句話,也看不出什么驕矜了,
但白錦兒還是看了王琇瑩一眼,不知道要不要開口回答。
“既然芳妹妹問,你便說吧。”
“喏。”
白錦兒點點頭,轉頭看向李漪芳。
“回娘子,是的。
這幾日城中桂花開的正好,便摘了幾籃子又挑揀清洗了,拿來做了點心。”
“哼恩,
這也是么?”
少女看著她用調羹指了指其中一小木碗,其中裝的是幾粒不大的丸子,白錦兒笑笑。
“是的。”
“可是,我怎么不見桂花呢?”
“噢,因為我這糯米丸子,我是用浸煮過桂花的水揉的,這湯中,也是混了桂花蜜糖的,娘子可以嘗嘗,雖然不見桂花,但確實是有桂花的香甜。”
“是嗎?”
李漪芳看了白錦兒一眼,悠悠地拿起調羹,舀了一顆糯米丸子。
她吃的很慢,倒是和她偏英氣的外貌不太相像——既然是李守義的堂妹,想來也也應當是出自武勛世家的,
不過李漪芳一舉一動,倒頗具閨秀之態。
也算是少見了。
她輕輕地咬了一小口糯米丸子,在唇舌中細細品嘗,
隨后便點了點頭。
“不錯,確實是能嘗出桂花的味道。”
“娘子若是喜歡就好了。”
“喜歡,倒也說不上。桂花香氣過于奪人,不若蓮荷一類清新,吃多了,始終是膩人。”
“既然如此,娘子可以嘗一嘗這道桂花蓮藕羹,蓮藕是新季的,入口清淡,最是適合不好甜膩口味的人食用了。”
李漪芳還真聽白錦兒的話,聽見白錦兒這樣說,她手中的調羹,登時就伸到了裝著藕粉的那個碗中。
晶瑩的粉白色的羹有些濃稠,在調羹上就如同流動的羊脂玉一般,
上面點綴的桂花就好像裝飾的金箔,
一點點嵌在上面,與蓮藕羹渾然一體。
李漪芳看了看調羹上的蓮藕羹,
又看了白錦兒一眼,這才將蓮藕羹送入口中。
看來李漪芳對于這道蓮藕羹更滿意,
白錦兒看見她的表情在蓮藕羹入口的一瞬間緩和了不少。
“比剛才那道又好些了。”
白錦兒笑笑,低下頭不再說話。瞧見李漪芳對白錦兒的手藝滿意,王琇瑩也暗地里松了口氣。
“錦兒心靈手巧,來宅中雖然時日不久,但平常我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她經手。也是多虧了錦兒所做飯食,才叫我好的這樣快。”
“原來是這樣,”
李漪芳再次看向白錦兒,這次的眼神之中,帶了幾絲探究。
“這樣好的手藝,也難怪了。莫不然是長安,還是洛陽人氏,是兄長特意為嫂嫂請的?”
“并非,”
這次白錦兒自己主動回答了,她搖搖頭,說道:
“奴原是益州人,后經事流落在外,多虧大娘子和阿郎收留,才有了如今溫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