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干什么?’張懷恩的臉上寫滿了疑問,如今的楚地官場上,王罕并不受待見。
無他,只因空降,根基班底不穩!
汪仲卿不同,他在江陵府經營多年,早已扎穩根基,這也是為何到現在,汪仲卿不怕劉沆對他動手的原因!
不到萬不得已,劉沆也不好跟陳執中徹底撕破臉皮!
而王罕空降來此,剿匪、安撫流民、前段時間更是上書言收納楚地三路流民,可謂是將手伸向了他們的領地,楚舒作為王罕手下得力的謀主,初又風頭無二,當然也算是被排擠的對象!
現在孫希文為他踐行,擺明了是要幫著王罕一手。
他為何在這么做?
張懷恩的疑慮孫希文看在眼中,但楚舒臉上神情自如,淺淺笑容看不出絲毫異樣。
‘果然是名不虛傳。’孫希文對此心中暗嘆;
以楚舒的才智,怎么會看不出走馬承受的踐行在荊北路官場中的意義?
孫希文的任務就是在荊湖南北兩路作天子的‘耳目之寄’,實司監察之職;他負責監察荊湖南北兩路文武官員,有風聞奏事之權;
不過,并非是不論大事小事都要上報;這其中也是有選擇的;比如楚舒押運軍械物資途中的戰功、救生司的撫民救兵等事情都會報奏朝中。
而汪仲卿和楚家之間的沖突,便不會上報!
一是因為楚舒因此得功轉官屬于因禍得福;二是孫希文并不覺得為了這等小事有必要得罪汪仲卿和背后的陳執中;最后則是他孫希文沒必要討好楚舒和背后的王罕!
所謂互惠互利,走馬承受與天子之間的聯系并不是單向的;
天子的心意有時候也會透過走馬承受來傳達,比如趙禎給了楚舒一個:‘可’;那么他孫希文自然是要給楚舒大行方便之門!
支持陛下看好的人,自然會受到該有的贊許。
同時,如今東西兩府正在商議王罕上書的收納流民之事,如果通過,那功勞豐厚;他孫希文兼任荊南路走馬承受,自然也有心撈一把功勞!
正是因為此,所以他會找楚舒搭話;
如果直接找易重文或者王罕本人,那是實打實的結交地方官吏;屬于違規犯戒!
但楚舒不同,他是即將上任的新人,加上陛下看好;此時率先打個招呼,順便替陛下了解一下性格為人以及才學能力,即便官司打到御前,誰都不能說他有錯。
楚舒想清楚其中關節后,明白孫希文為他餞行代表的意義;以及日后可能引發的官場變局;
心里感慨一句:錦上添花終究是比落進下石來的好!
【這里說一下,楚舒的官職問題;在地方上,批示過后,楚舒現在屬于半個文官,現在來講就是實習生;需要到京都經過流內栓的栓選和考核,然后登記造冊后(入職)就成為正式員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