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指針轉速度非常快,壓根看不見指向了哪里,然后點了個暫停。
瞬間指針出現了,指向了“燒餌塊”。
“咦,這好像是滇省的特產。”袁州沒想到自己抽中的早餐會是餌塊。
餌塊聽上去很難理解是什么東西,用滇省的說法,用麥類制作的叫餅,而用米類制作的則叫餌。
所以理解為烤餅,然后里面裹著東西,袁州又再次點了三下,這次出現了腸旺面和雞湯湯圓、煎餃。
嗯,早餐是準備吃四種東西,其中腸旺面在貴省人氣非常高,但知名度卻不高。
為什么袁州能吃四種食物,因為他會做,他能!
煎餃只做了兩只,湯圓也只有兩個,雖說早餐要吃好,但也不能吃太撐。
吃完早飯,開始晨練,遇到了夏瑜,這是比較少見的,因為以前夏瑜身體不太好。
不過來蓉城修養的這些日子按時吃飯,身體感覺好了些。
“都說晨跑是最能偶遇袁老板的方法,果然沒錯。”夏瑜笑著道。
和夏瑜一起跑步,壓力很大,畢竟夏瑜凈身高都有一米八幾,但我們袁老板在氣場上的不輸的。
袁州道:“晨跑對身體挺好。”
“是啊,最近正在恢復身體,準備趁著還年輕,再打打。”夏瑜道。
“那挺好的,只要能吃都好,最怕就是什么都吃不下。”袁州道。
“以袁老板的廚藝,還有人能吃不下?”夏瑜笑了笑,要知道當初她也是完全沒什么胃口的,但現在是胃口倍棒。
袁州笑了笑沒說話,繼續晨跑。
其實作為拿過溫網冠軍的夏瑜,她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之前還被食客認出來了。
但在桃溪路,看過的名人多了,就沒什么大不了了。
晨練完是早餐時間,排隊吃早餐的小伙伴們,都很有默契,一開口說的就是同一件事。
“袁老板就是我們蓉城的招牌。”
“排面大,我之前在微博上看見團子都轉發了關于還原古技藝的微博。”
“這算什么,央視都還專門抽出來一期來說這件事。”
“之前說詐馬宴好像是一年一次?不知道明年有沒有希望能吃到,話說什么時候出徽菜啊,我好想吃一品鍋。”
“嘿嘿,我和你們就不同了,昨天我吃到了。”
此言一出,猶如把一塊石頭扔進平靜的湖面,這件事情瞬間就了不得了……
這位食客的后果不得而知,如同昨天所說的那樣,今天的報刊,頭條都被袁州承包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傳統的,才是永恒的。當袁主廚開始展現前,庖丁解牛四個字只在兩種地方能夠學到,一是談論起莊子思想的論證,二是形容一位廚師刀工精湛,但昨天袁主廚從新定義了這個詞匯,庖丁解牛就代表字面意思,一種分割牛肉的刀工!——《華夏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