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袁州的名氣,他的廚藝是肉眼可見,舌頭可嘗的好。二是袁州完全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擔心,這種氣魄也有些影響和他交流的各地名廚。
李有才和曾有為都是滇省名廚,本來都計劃好了,但計劃真的趕不上變化,突如其來的滇省旅游文化發展周,這兩貨是主要負責人,也就完美錯過了在桃溪路召開的第一屆名廚溝通高會。
就算錯過時間,曾有為和李有才,自己買票也要摸黑進場!
這些事情正在忙碌地準備早餐的袁州那是一點不知道的,畢竟在他看來就是個廚藝上的討論會,拿出一些陳年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討論,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來,還是每天做好三餐照顧好小雅才是正經事。
沒辦法,袁州對自己的名氣和聲望,一向是有誤解。
“早餐時間到了,前面十六位可以開始進店用餐了。”蘇若燕收到袁州可以開始的信號,立刻開口放人進來。
來吃早餐的基本都是熟客,大家都熟門熟路走到自己心儀的位置,等待點餐,簡直不要太井然有序。
雖然也會夾雜著來蓉城旅游專門來吃早餐的游客,但是大多都是做足了攻略來的,自然知道怎么做,偶有想標新立異的,排隊委員會的也都不是擺設,當然不會強制性,自排隊委員會成立,姜嫦曦任會長以來,還沒有和食客發生過爭執。。
也有很多游客來到這里,尤其是吃過袁州小店就不想走了,直接把家也搬過來的也是不在少數,當然能做到,也是家底極為豐厚了。
蘇眉就是其中一個,她是最近才徹底將家搬到了蓉城,雖然沒有成功搬到桃溪路,但是吳老板的出現給了像她這樣的人很好的平臺,買了一套比較近的小二居,算是正式安家。
整理完家以后,蘇眉算是扎根在小店里了,每天至少都得有一餐是在袁州小店吃的,不是早餐,就是午餐,要不然就是晚餐,雖沒有和烏海一樣把廚神小店當食堂,但誰叫烏海在地理位置上實在太好了。
“小燕子,快來,我今天要吃草,清清腸胃,螞蟻上樹,饞絲兔,瑞典肉丸,再來一碗米百做白飯就可以了。”
看到要輪到自己點菜了,蘇眉立刻招手讓蘇若燕過來,報了一連串的菜名。
自從知道蘇若燕跟她一樣姓蘇以后,蘇眉就迷之自信認為她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于是自來熟的給人安了一個十分朗朗上口的小名,就是不知道一個在南一個在北是怎么是一家的。
蘇若燕對于蘇眉的這種行為只能聽之任之,實在太熱情了完全吃不消,只能承認,當然這奇葩的點菜方式也是讓她投降的原因之一,就沒有見過哪一個是前面說要吃素,后面菜名就沒一個跟素扯上關系的。
“知道了。”蘇若燕道。
“我已經轉好賬了。”蘇眉眉眼彎彎地搖搖手機,顯然心情很好。
那邊袁州早就聽到了菜單,也不等蘇若燕回來報菜單,手底下就開始利落地處理食材,不過靈敏的耳朵還聽到了小姑娘的抱怨聲。
“不管是看多少次,都覺得袁老板做飯的時候簡直帥出了天際。”
……
ps:本貓今天要保持雙更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