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袁州的小心思,大家聊起來還是十分愉快的。
首日講課順利結束,第二天的自然也是十分順利的,有了第一天的打底,廚師們熱情一直高漲,精神極度集中,就是想要多從袁州的講解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當然人的資質不一樣,動手能力和理論能力不同,那么接收到新知識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大家不管有沒有聽懂,都十分認真的跟著袁州的思維轉,不光是為了能夠在得到提問機會的時候可以回答出問題,也是為了以后可以慢慢研究。
袁州即使放慢了速度和揉碎了許多知識點也不是所有廚師都能聽懂的,畢竟水平就不一樣,當然因為是他精心準備的知識點,大多數還是大家可以聽懂的,可以想見袁州是十分用心的。
時間如同流水一般,一晃眼就過去了,很快就到了講課即將結束的時候了。
袁州用了一道集結了馬來西亞,華夏,印度三個國家的美食文化匯聚凝結的新加坡的一道菜作為結束這次講課的壓軸菜。
“咖喱魚頭,作為新加坡本土菜色之一,相信很多廚師都會做,我今天要講的這道菜就是咖喱魚頭,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處理方法。”袁州道。
說著他就開始拿起一條紅鯛魚處理了起來,最開始的時候,煮咖喱魚頭就是用的是新加坡這里的紅鯛魚,魚頭大,肉質嫩,屬于名貴品種,因此使用的人多,當然在華夏的話肯定是選用鳙魚的魚頭那才是魚頭湯的典范,不過這道菜最初是印度人想要做出來給愛吃魚頭的華夏人吃的,因此取材都是新加坡本地的食材。
“唰唰唰”
去魚鱗,斬魚頭,袁州做起來有條不紊,一舉一動都是常見的刀法,但是由他做來怎么看都有一股高雅的感覺,似乎平常的刀法到了袁州手里就成了厲害的刀法了。
一開始的時候廚師們都覺得袁州用的肯定是什么獨創的刀法,畢竟看起來特別精彩,而且十分有用,但是三天下來,大家不光是課上琢磨,課下還會三五成群討論,自然就清楚了袁州用的根本不是什么厲害的,就是平常大家都會用的。
于是更是舍不得眨眼,想要多看看到底是怎么把平常的一些動作用得如此精彩的。
咖喱魚頭其實說簡單也是非常簡單的一道菜,其中比較難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處理魚頭,一個是炒咖喱,這個是最主要的步驟,也是整道菜的精華所在。
親眼目睹了袁州高絕的實力,即使他做的是普通的咖喱魚頭,每個人都微微身體前傾,十分專注的看著,就是奧培羅他們也不例外。
說實話就是他們三個在這三天里都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由不得他們不認真,而且還跟下面的廚師們一樣自己準備了筆和本子,記錄一些自己想要記錄的東西,態度十分端正。
等到咖喱魚頭做好,由幾個幸運兒品嘗完了以后,這次的講課就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了。
“這次很高興能夠來到新加坡跟大家分享我做菜的一些心得,講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袁州站在開放廚房的前面,幾乎就是一開始他站在那里說講課開始的地方。
在這里說結束,也算是有始有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