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讀者們可以有自己的判斷,認為二鹿是虛偽到家的政客,或者是一名悲劇的英雄。
我只說我個人的看法。
在最開始看《權游》看《冰火》的時候,我認為二鹿除了虛偽,一無是處。
——即便在貼吧,在知乎上,二鹿的評價卻高的嚇人,他幾乎成為眾多讀者心中的圣人。
后來產生寫這本《冰與火之歌》的同人的念頭時,我忽然發現,可以從一個新角度了解二鹿的為人。
也即是作者視角。
作者馬丁打算寫一個什么樣的二鹿呢?
毫無疑問,二鹿活過了篡奪者之戰,活過了四王之亂,甚至一路打到臨冬城,他一定是作者最看重的角色之一。
然后,我重新看了一遍原著;然后,就有了以上摘抄自原著的段落——涉及二鹿關鍵時刻選擇的原文。
很明顯,馬丁沒想把二鹿寫成虛偽透頂的政客,他真是個大英雄。
即便發現馬丁的對二鹿的形象設定,我也依舊認為二鹿虛偽。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老馬也不過如此,把二鹿的人設與形象寫崩了。
呃,這真不是我自大,主要是我始終無法理解馬丁的想法。
為了王座,謀殺親弟弟,謀殺親侄子未遂(艾德瑞克·風暴),說明二鹿冷酷無情。
聽信巫婆讒言,燒死自己親生女兒,說明二鹿愚蠢。
二鹿不是主角,注定他一事無成,他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說明二鹿做人失敗。
無情、愚蠢、失敗的人,怎么算英雄?
直到有一天,為了了解原著在神魔力量上的設定,我去讀了《魔戒》——《冰與火之歌》可算《魔戒》的同人,類似《盜墓筆記》與《鬼吹燈》。
在研究力量體系的時候,我忽然有了額外發現,明白了馬丁的想法。
比如,在《精靈美鉆》中,我看到了無數個二鹿。
你們沒聽錯,不是一個二鹿,而是無數個。
幾乎所有的英雄,人類英雄、精靈英雄,都與二鹿的經歷一摸一樣。
——心懷偉大理想,卻身負罪孽。
比如,誤娶了親妹妹,失去神志時殺死拯救自己的好友,各種狗血,幾乎個個都成了悲劇的俄狄浦斯。
又比如,《霍比特人》中的索林·橡木盾,他與長湖鎮立下瓜分史矛革寶藏的約定,最終卻沉迷在堆積如山的財寶中,徹底背棄了神圣誓約。
那么索林是個徹頭徹尾的混球嗎?
不是,他是《霍比特人》中最偉大的英雄。
當然,我給二鹿的安排情節也很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