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后,海瑞又得知自己兩個兒子的死訊,更是萬念俱灰,數度上表請辭,但每次都被駁回。京城百姓聽說他要辭官,更是日夜守在他家門外,跪著求他留下來。
因為在這個草民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帝制時代,頭頂那一片青天,就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心靈的寄托。
海瑞沒有走成,但他始終提不起精神來。他感覺自己的熱情和斗志,全都被那次上疏給掏空了。
他成了一尊泥塑的偶像,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接受著人們的參拜,履行著一個符號的責任而已。
直到去年冬天,遇見了那個少年,與他連番的辯論,雖然誰也沒有說服誰,卻給海瑞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讓他從新開始思考活著的意義、當官的使命,以及很多很多之前認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
雖然還沒想清楚下一步該怎么走,但他終于重新振作起來,努力去當好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爺……
“下一位。”他送走了耕牛被偷的老丈,又叫另一位百姓進門。
~~
有一種天教啼鳴的鳥,不到嘔血不住口。
海瑞也是這樣一種癡鳥,他把他柔軟的心窩緊抵著鋒利的荊棘,口中的歌聲雖然難聽難聽,唱出的卻是天下的不公與百姓的憤懣……
有些人,他做不成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他無法為了家人而活著,是因為有更多的人需要他……
~~
此時的海瑞已經隱約知道,那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就是他一生的知己。
但此時的海瑞并不知道,兩人將掀起多大的風浪,共同將奇跡的光輝灑向他們深愛的華夏大地!
海瑞隆慶二年關鍵字——【悟】
四、‘吉’字篇——徐渭
南京刑部大牢中,關著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
是的,王世貞號稱當世第一才子、文壇盟主,是著名的文學家、戲劇家、詩人、畫家、文藝評論家、史學評論家……但依然無法與歷史級別的徐渭相比。
可惜才子的命運通常都很艱難,王世貞是這樣,徐渭更是如此。
他輔佐胡宗憲驅逐倭寇、平定東南,成就平生功業,卻也因為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在聽聞昔日總督府中幕僚相繼被牽連入獄后,徐渭日夜擔憂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
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愈。后又用椎擊**,也未死。如此反復發作,反復自殺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失手將其殺死,他因此被關入監牢,這已經是他在大牢里度過的第二個春節了。
唯一不同的是,前一個春節是在縣衙大牢里,這個春節在朋友的活動下,他被提到了刑部大牢服刑。
許是不破不立的緣故,坐牢之后,徐渭的狂病不再發作,他每天開始投入大量的精力畫畫。獄卒知道他是大名人,便拿著他的畫出去賣,結果賺了大錢。于是對他愈發恭敬,并盡量改善他的居住條件,給他創造更好的作畫空間。
比起在豬圈似的縣衙大牢,如今徐文長吃得好、住得好,每天看看書、畫畫畫,還有一個時辰的放風時間,簡直在天堂一般。
而且還有個他喜歡的作家住在他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