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下官今天就開始動手!”楊帆重重點頭道:“爭取年前把各處船圖畫出來。”
“要的。”趙昊點點頭,這就是他為何非要楊帆來擔綱的原因。
在這個年代,造船是一門手藝活,掌握最頂尖手藝的就這么幾個人,別處沒的找。
又何止是造船一途呢?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這種傳統手藝人掌握核心技術的模式,嚴重束縛了江南集團的腳步。趙公子斥巨資建那么多學校,就是為了將私人的手藝變成公眾的知識,這樣才能全面進步啊!
略一走神,他囑咐楊帆道:“說起作圖來,要多向那些佛郎機人取經,他們掌握的尺規作圖技術,能讓圖紙更精確。”
“是。”楊帆趕緊應下道:“我們會想方設法榨干他們,一滴都不剩!”
“就是這個意思。”趙公子笑著點點頭。
~~
返程路上,金學曾忍不住問趙昊道:“師父,江南造船廠真要造那么多大船?”
“我像是在開玩笑嗎?”趙昊騎在馬背上,手搭涼棚看著遠處。
“那千料海船,還造嗎?”金學曾追問。
“當然繼續造。”趙昊淡淡道:“想想吧。我們缺了一百五十年的課,得多少年才能把課補上?”
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因為說出來會驚掉所有人下巴——根據自己的估算,未來江南集團需要有三千到五千條千料海船,也就是達到百萬噸級別的運力,才能真正算得上大航海時代的大玩家。
其實這個數字并不夸張,因為清朝放開海禁后一百年內,江南沿海沙船便增加到五千艘,總噸位達75萬噸。而同期英國注冊海船有7000艘,總噸位達一百五十萬噸……
江南集團豈能做做近海貿易就滿足了?趙公子可是志在七海的,旗下五千艘海船只能說剛剛夠用而已。
別人覺得不可思議,只能說他們想象不到,大航海時代有多浩大罷了……
~~
“那這江南造船廠肯定還得擴大啊。”金學曾順著趙昊看的方向望去道:“我得給他們留出地方來。”
“不錯,未來江南造船廠少說占地上萬畝,員工數萬人。”趙昊緩緩道:“再加上配套的上游產業,養活十幾萬戶不成問題。”
“哇……”金學曾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他辛辛苦苦吸引人口回流,崇明縣眼下也才不過四萬戶,十幾萬人。有了師父送的這份大禮,崇明縣的人口就要翻幾番,甚至超過元朝時的盛況了!
“師父,您老對徒兒太好了,我我,真不知該怎么報答您老人家了……”金猴子美的都語無倫次了。
“先別高興太早。”卻聽趙昊話鋒一轉道:“還有件事,你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什么事?師父請講。”金學曾一愣。
“漕糧海運的起錨港放在崇明只是權宜之計,并不利于江南的整體發展。”趙昊看他一眼道:“回頭有了更合適的港口,集團會考慮遷往別處的。”
“呃……”金學曾心下一沉,還真是福兮禍所依呢。忙央求道:“師父行行好吧,崇明眼下的繁榮,全仰賴海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