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一個農民需要兩三年的訓練,鍛煉身體,掌握戰斗技巧,學會團隊合作,才能成為合格的士兵。弓箭手甚至需要五六年才能錘煉出來。所以各國暴兵極其困難。倉促武裝起來的農民純屬一群湊數的擺設,遇到硬仗完全不堪一擊。
但火槍兵是可以‘暴兵’的。一名火槍手短則一兩個星期,長則月余,就可以完成基本訓練,送去排隊槍斃了……
而且火槍兵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你有多大的力氣,能端得起槍就差不多了。甚至對射術也沒要求,反正排槍一開,煙霧一起,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子彈往哪飛。
所以在緊急狀態下,理論上集團只需要七天時間,就可以將180萬預備役轉化180萬士兵。
當然,受限于集團的運輸和后勤能力,短時間內能機動調集的最大兵力在40萬上下。長期作戰的話,保障20萬大軍就是極限了。
但真要在內地開戰的話,江南集團能調用的兵力可遠遠不止20萬。
江南安保集團的五萬武裝保安,集團各下屬公司的五十萬青壯男職工,各開發公司的四百萬農工和建筑工,都是忠誠、組織、紀律兼具的上佳兵源。同樣只消一兩個月的訓練,就能武裝起來,源源不斷拉上戰場。
江南集團最強大的地方,不在強大的火器和科技,而是在完全超越時代的組織能力上。這個趙昊二十年苦心打造的強大集團,對自身潛力的調用能力,是同時代最優秀政權也望塵莫及的。
而且隨著無線電技術投入使用,集團的組織力必然更上一層樓,這才是他們必勝的關鍵!
所以在趙士禎看來,雙方一旦開戰,江南士紳根本不敢站在皇帝那邊!因為集團會在第一時間接管江浙閩粵、膠東遼東的各級政權。然后大軍在曹妃甸登陸,以唐山市為依托,兵鋒直抵京師。不出一個月就能叫這江山易主,山河再趙!
到那時,就由不得叔父了……大侄子估計自己就算封不了親王,也能封個郡王吧?
~~
總之,面對這千古未有之大變局,集團內部充斥的各種聲音,大體可以歸為兩類。
一類是如何心隱師徒一般,認為集團跟朝廷實力懸殊,一旦開戰必敗無疑。
一類是如趙士禎一般,把朝廷當成插標賣手機的土雞瓦狗,認為不用費多大力氣,很快就能戰而勝之。
目前集團思想混亂的程度可見一斑。混亂的思想必然帶來組織的紊亂,所以必須要盡快統一思想。
在趙昊看來,前一種觀點的確過于悲觀,是被朱家和朝廷二百年的積威蒙住了眼、嚇破了膽。集團的軍事實力碾壓官軍,經濟實力更遠勝朝廷,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不然他也不會將火帽槍和更先進的火器雪藏起來。
所謂‘有限代差理論’,翻譯翻譯其實就是——我瞧不起你。所以才會把更好的武器藏著不用壓箱底。
然而后一種‘速勝論’又盲目樂觀了。就像武王伐紂一樣,集團對上大明,最大的難題從來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和經濟的問題。
首先是戰爭的正當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