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師必有名’,連魯提轄那種粗人都知道打人之前要先找借口。一直以正義之師、文明之師自居的趙昊,開片前更要慎之又慎,至少必須讓全體官兵、十八行政區和江浙閩粵膠東的百姓,堅信戰爭的正義性。否則信仰一旦破滅,他和集團必將付出不可承受的慘重代價。
可趙昊一家世受皇恩,他岳母是皇姑,岳父是帝師,親爹是先帝欽點的狀元,官居一品的次輔大學士。西山集團和江南集團更是仰賴隆慶皇帝的庇護,才能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想要名正言順的站在皇室的對立面,真是無比艱巨的任務啊……
此外在經濟方面,集團還有一個致命的罩門!
江南集團創造了一個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他們不靠稅收,在完全不增加民眾負擔,不影響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建起了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開拓了幾萬里的海外領土;持續進行每年兩百萬人的大規模移民;并對十八個行政區,進行了高效有力的管理。
通常來講,這每一項事業都能掏空一個大國的國庫,讓政府把稅收到幾十年后。但趙昊在江浙閩粵膠東根本沒有收稅的權力。在海外行政區也只是十稅一,而且前三年還是免稅的。至少眼下,那點稅收完全不夠看。
事實上,集團主要資金來源有兩方面。
一是自身的經營收入。
集團在絲綢、棉紡、玻璃、水泥、建筑、瓷器、煙草、糖業、茶葉、制藥、航運、貿易、冶鐵、礦業、金融、化工、農業、香料等二十余個大的門類,都占據統治地位,每年能為集團貢獻上億兩白銀的利潤。
再加上通過江南銀行發行債券,以及不斷將各公司拆分上市,竭力汲取了海量的民間財富,集團這才能應付得了持續激增的開支,還能每年分紅……
但只有趙昊和江雪迎知道,這鼎盛局面的背后,存在致命的危機——那就是嚴重的白銀短缺!
萬歷五年,江南集團的生產總值就達到了兩億兩白銀。
經過十年的急速增長后,集團在萬歷十五年的生產總值,將穩穩來到二十億兩白銀!
而萬歷五年,大明的生產總值只有十億兩,還包括了江南集團在內……
這十年在岳父大人治下,和江南集團的帶動下,大明的經濟同樣蓬勃發展。加上一條鞭法在全國推行,社會對白銀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且從萬歷七年之后,大帆船貿易就停掉了,美洲白銀八年未曾流入大明了。
按說大明早就應該出現嚴重的銀荒了……
然而卻沒有,市面始終通貨充足,經濟發展絲毫不受影響。
這是為什么呢?
ps.今晚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