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靈車的隊伍離開京城后,行至城南六里橋,便見前方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那是定國公徐文璧和內閣首輔趙守正率文武百官,等在送官亭送張太師最后一程。
在場的文武官員,除了徐文璧這樣的勛貴之外,包括趙守正在內,大半都是張居正提拔起來的。此時送別,既有對太師過往的感念,又有對未來前途的惶惑,自是哭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趁著前頭具酒致祭的功夫,王國光在青衣角帶的人群中找到了趙昊。
一番眼神交流后,兩人便起身走到趙昊的車里說話。
趙昊倒一杯利口酒,從冰桶中加上冰塊遞給老王,然后自己也倒一杯,先提議敬太師一杯.
“敬太師。”王國光忙肅容舉杯,呷一口橘子味的利口酒,發現這酒甜甜的,很適合老年人喝。
“世伯有何貴干啊?”趙昊端著酒杯坐在單人沙發上,好整以暇的看著他。
“特來請問小閣老,昨日送那兩截鋼軌給老朽,不知有何深意?”王國光緩緩問道。天官,自有其派頭在。
“還能有什么意思?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趙昊笑著呷一口酒。
“貴集團,真能用鋼材鋪設數百里的軌道了?”王國光輕聲問道。
“截至到今年,集團鋪設軌道總里程,已經超過一千里了。”趙昊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五百公里的鐵路的確不算什么,是受限于江南水網縱橫,嶺南又山嶺密布,才在本土鋪了這么點兒里程。
而且集團在海外十八省,鋪設鐵路已經超過了一千公里!未來二十年,還有上萬公里的路線規劃呢!
“真是……太厲害了……”王國光掏出帕子擦擦汗,咽口唾沫道:“那小閣老是要給我們修鐵路的意思嗎?”
“還稍微差點意思。”趙昊語帶戲弄的笑道:“我是要告訴你,我已經隨時可以給你們修正陽鐵路了,就是修正太鐵路,也不在話下。”
言外之意給不給修,另當別論。
“小閣老還真是,拿一條鐵路,釣了我們二十年啊。”王國光無奈苦笑一聲。
“時間過的可真快啊。”趙昊也露出緬懷的神情道:“當時的天官還是楊襄毅公呢。”
楊襄毅公就是楊博,萬歷二年去世后,他獲贈太傅,得謚‘襄毅’。
隆慶二年,楊博將剛剛嶄露頭角的趙昊請到吏部衙門,求教如何更好利用山西的煤造福一方。
當時趙昊給了他一條路線圖。先壟斷太原的優質煤礦,扎穩根基后,在井陘道修筑一條鐵路,徹底打通山西與中原地區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