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點點頭,道:“進出手術室不允許帶手機的,下不為例啊。”
“哦,是……”小住院醫一臉衰氣的看著屏幕。
手機、襪子和拖鞋,是手術室里最大的污染源。
主刀、助手和器械護士,只能保證不碰它們,很少有人不攜帶它們,即使醫院三令五申,也是沒有效果。醫生們愿意遵守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唯獨不愿意丟下手機,勤換拖鞋,放棄襪子。
所以,手機在醫院里又被稱作薛定諤的手機,當你詢問和觀察醫生的時候,他們身上是沒有手機的,當你關起黑箱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用手機打了多少個電話,把消消樂打到了多少關。
副主任身上自然也是帶著手機的,但他不掏出來,他就是沒帶手機的。
被批評的小住院醫被推到了手術臺前,有主治拍拍他的肩,笑道:“沒事,我們以前也經常會忘記將手機放下來的,等你再干兩年,就會知道了。”
小住院醫一邊將手機對準手術面,一邊哼哼兩聲,不服氣的小聲道:“你要是沒帶手機,頂著我腰的是什么?”
“誰的手機會放那個位置啊。”
“咦?”
……
凌然快速的剖開小白領的跟腱位置,再用心的打量著它。
此時此刻,凌然眼中看到的是跟腱,腦海中出現的卻是核磁共振中的各種參數。
在完美級的核磁共振閱片(四肢)能力下,凌然并不需要去記下那些具體的數值,而是在讀片的時候,就產生了感性的認識,從而對其中關鍵的參數,有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說,肌腱的硬度,跟腱周圍的韌帶的韌性,厚度,是否有鈣化點,肌肉的密度和脂肪層的厚度,如此等等。
一般人看核磁共振,都是看里面有問題的部分,就算是凌然以大師級的核磁共振來閱片的時候,看的也是有問題的部分。
但是,完美級的核磁共振閱片能力,卻讓凌然對沒問題的部分,產生了相應的認知。
等于說,是將他對核磁共振的閱讀,擴大了十倍百倍。
就像是眼前的小白領的跟腱,束縛它的韌帶的力量就屬于偏大的范疇,韌帶的韌性也是偏大的。但是,兩者都在正常范圍之內,所以,醫生們平時都不會去注意它。
做手術前的醫生,就算是有閱片能力,也不會閱讀到這么深入的程度,影像科的醫生,就算是有這樣的閱片能力,也不懂得告訴外科醫生——影像科是服務于全醫院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去鉆研或了解骨科的某個具體的術式是如何做的。
至于一根有韌性的韌帶,會對手術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更不在影像科醫生的知識范疇內。
事實上,就是凌然目前的閱片能力,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影像科醫生望塵莫及的。
凌然覺得,自己如此現在給劉威晨做手術,光是核磁共振閱讀能力的提升,就能讓劉威晨的韌帶恢復力大增,不敢說是得到100%的恢復,但在恢復時間,受創傷程度等等方面,還會有更多的優勢。
至于傳奇級的跟腱修補術……
凌然以持筆式握刀,輕輕的滑下去,只三兩下,就將病人的跟腱給游離開來。
“有陳舊性的斑塊,應該是摔裂的。”凌然揪住看了看,輕易做出判斷。
“要是聽他胡言亂語,以為是人家給挑斷的,現在切開就有意思了。”呂文斌有些好笑,又有些不爽。
凌然“恩”的一聲,道:“我還以為是什么有趣的病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