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半個時辰,李時珍講完了。
他這個年紀,遇事心平氣和,所以發言時不急不躁,行如流水一般。
或許因為場合過于正規,朱翊镠不得不在李時珍講完后率先鼓掌。
而后才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李時珍沖著各位深深鞠躬,以表心中謝意。
朱翊镠慢條斯理地說道“為了大明與各國的友好往來,朕有想過將版權免費送給你們,可后來又一想,這樣似乎并不合適,我們得尊重創作者的勞動成果,所以你們若想將本草綱目帶回本國,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你們自己便開個價吧”
反正朱翊镠對本草綱目很有信心,一定受歡迎。
外國傳教士又是一陣竊竊私語。
朱翊镠心里其實也有一個預期,這次傳教士來自十二個國家,倘若每個出資十萬兩銀,就是一筆可觀的收益。
對于本草綱目這樣一本書,十萬兩銀的版權費,一點都不高。
當然,若能再高就更好了。
反正十萬是朱翊镠能接受的底線。
該講的李時珍剛才都已經講過,其價值也已經無需多言。
李時珍本人看得很開,若非朱翊镠提版權費的事,他都沒想過掙錢。
一來,他覺得能被外國人接受并得以宣傳,就已經是一件高興的事兒。
二來,在他的理解中,根據與皇上的協議,本草綱目好像只有著作權屬于他,版權已經歸皇上所有,因為是皇上出錢買走并出版的。
所以李時珍壓根兒沒想再掙錢,即便掙錢了,也全部捐贈朝廷。
站在朱翊镠的角度,當然要掙錢。
李時珍希望全部捐贈給朝廷,那更要掙錢,這個時候大明太需要錢了。
大明并沒有他想象中的富裕,尤其是國庫,想當初他登基為帝時,出使他國需要兩百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
將來還要出使他國,邊患的問題也只是暫時解決了東北那邊,西南邊與西邊都還沒有解決,還有日本。
戰爭一起,就得燒錢。
對于國家而言,錢當然越多越好。
忽然一名西班牙傳教士說道“本草綱目價值連城,我們愿意購買,還請皇帝陛下開個價吧。”
“要不,就四十萬兩銀吧”
既然讓朱翊镠自己開價,那他就不客氣了,當即給出一個價。
外國傳教士還沒有驚呼,倒是把李時珍與申時行等大明一眾官員驚呆了。
四十萬兩銀子想著皇上您這不是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嗎欺負外國人不識數不知道四十萬銀子什么概念嗎
確實沒人敢想。
但也沒人懷疑皇上只是隨口一說。
如今誰不知道皇上做的每一件事兒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深意
只是本草綱目允許外國刊印出版就要付四十萬兩銀子
然而,當所有人覺得詫異不可思議時,又聽到了更不可思議的。
“而且,只有二十年的使用權。二十年后,你們若想出版本草綱目,必須再申請出錢,否則就是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