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位看十二平均律之前,請允許朕多說兩句。”朱翊镠道,“十二平均律是一種音樂的定律方法,或許世界各國都有實踐,但十二平均律理論是我大明鄭公王世子的首創,就是他研究并提出來的,無論你們真懂假懂,希望你們都得給予足夠的敬畏。”
朱翊镠說得鄭重其事,但這是他的心里話,十二平均律確實偉大。
畢竟四百多年后,世界各國還是用這個理論,而不需要做任何改進。
可見朱載堉這個理論有牛叉,這才是真正的“出道即巔峰”的代表。
“諸位有多少對音樂感興趣的,或是研究過樂理”朱翊镠問道。
掃視一圈兒,大概有二十幾個人。
朱載堉頓時有點心冷,就怕接下來尷尬,沒幾個人識貨。
不過他看了朱翊镠一眼,感覺皇上還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
“鄭公王世子,無論他們懂得還是不懂得,都給他們看看吧”
朱翊镠抬手吩咐道。
朱載堉吩咐人將他的著作理論發下去了,也是人手一份。
但他這本書的厚度,與李時珍本草綱目實在沒法兒比。
看起來有點寒酸、可憐
至于外國傳教士翻閱后的反應,與剛才翻看本草綱目時的興奮勁兒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剛才外國傳教士剛一翻閱本草綱目就贊不絕口,而且是清一色的,可等到他們翻看十二平均律時,一個個都是緊皺眉頭。
似乎看到了一本無字天書。
朱載堉又心冷半截,第二次忍不住看了朱翊镠一眼,見朱翊镠的神態舉止與剛才也沒甚分別。
“來,世子將十二平均律理論稍微解釋給諸位聽一聽吧。”
朱翊镠吩咐道,朱載堉的稿子他也看過,感覺不是很難懂。
“遵旨。”
朱載堉答應一聲,便對著眾人朗聲解釋道“十二平均律,又稱作`十二等程律`,是一種音樂的定律方法,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稱之為半音,是最主要的調音法。”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組織中最小的音高距離,全音由兩個半音組成。11之間分成12份。具體來說就是12全音,23全音,34半音,45全音,56全音,67全音,7i半音”
朱載堉耐心解釋一通,但無論是聽的過程中,還是聽完他的解釋,外國傳教士就沒有一個贊嘆的,依然全部緊鎖眉頭,似乎在聽天書。
朱載堉不得不尷尬地朝朱翊镠一攤手,表示他已經盡力了。
朱翊镠付之一笑,不緊不慢地問外國傳教士“諸位難道沒有發現十二平均律的偉大之處嗎”
稍頓了頓,接著道
“十二平均律幾個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幾個音符相符合,只有極小的差別,這為按鍵吹奏樂器在樂隊中使用了必要條件。”
“因為那些樂器是靠自然泛音級自然泛音序列,其頻率是基音頻率的整數倍序列,成等差數列來形成音階的。”
“朕最想告訴你們一件事,十二平均律這個偉大的理論將會在交響樂隊和鍵盤樂器中得到最廣泛的使用,鋼琴便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因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進行移調。”
直至聽到這兒,才聽到有傳教士高呼道“我終于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