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兵變事發,朱翊镠第一時間被李太后傳去問話。
這在他的預料之中。
估計像上次杭州兵變一樣,申時行和梁夢龍也會來問他。
然而,被李太后叫去,李太后并沒有急著追問泉州兵變的事,而是從張居正的問題著手。
這也不難理解。
從杭州兵變,到泉州兵變……在李太后眼里,這小兒子可是真的擁有超級預知能力啊!
本來,李太后就感覺頭疼,既然兒子什么都是對的,那張居正的去留問題當然要問。
“镠兒,你認真地回答娘親,是否要放張先生回歸故里?”
李太后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望著朱翊镠。
“娘,那允許孩兒先問你一個問題。”朱翊镠想了想說。
“好!”
“孩兒說的話娘會全聽嗎?”
李太后幽幽言道:“娘知道镠兒心存顧慮,而且之前有些問題娘親確實也沒有聽你的。但這次只要镠兒言之有理,娘自然會聽。”
朱翊镠知道“泉州兵變”又在無形中幫了他一把,如同上次“杭州兵變”幫他一把一樣。
朱翊镠緩緩言道:“娘,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孩兒認為放張先生回歸故里較為妥當。”
“目前什么形勢?”李太后警覺地追問,“镠兒為什么這樣說?”
此時只有母子兩人。
既然李太后誠心問,朱翊镠也沒打算隱瞞。
他說道:“娘,一來,張先生身體確實需要修養,他好不容易稍微安定下來,娘就不要再刻意激起他的政治執念了,自古以來,大忠臣沒幾個有好的下場。”
李太后神情一緊,忙道:“镠兒何出此言?難道娘還會害張先生不成?什么叫沒有好的下場?”
“娘對張先生的好毋庸置疑,當然不會害張先生。”
“那镠兒說這話是為何意?”李太后緊逼不舍,似乎沒有放手的意思。
“孩兒只是打個比方,娘也不要太當真啦。”有些話,朱翊镠覺得還是需要謹慎。
“不行。”不料李太后不依,堅決地道,“杭州兵變,泉州兵變,包括為你二姐選駙馬,娘感覺镠兒都沒有什么依據,當時并未太放在心上,結果卻都成真了。這次,你又說自古以來大忠臣沒幾個有好的下場,莫非又有什么玄機不成?镠兒在娘親面前難道還成心隱瞞?你就如實道來吧。”
李太后的目光誠摯而熱切。
朱翊镠于心不忍,問:“娘,皇兄刻意親近張鯨,包括畏罪自殺的張誠,為了什么?”
“牽制馮公公。”李太后不假思索地回道。
“皇兄聽從張鯨的建議,諭旨通政司刊登張先生的《再懇生還疏》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