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道:“當年,沈萬三富可敵國,洪武皇帝爺見了都眼紅,修這點城墻算什么?對于沈家不過九牛一毛。”
萬歷皇帝只要一說起財富,眼神里便充滿了艷羨之情。
他接著又說道:“南京紫禁城里除了這件九蓮觀音大士金像,還有一件銀制水盆,說是有一間房子那么大,一次可裝五十擔水,是沈萬三同妻妾們一起洗浴用的大澡盆子。”
然而,李太后對此不感興趣,只是問道:“鈞兒,你怎么突然想著把這尊金像從南京搬到北京來呢?”
萬歷皇帝按早已想好的詞回道:“孩兒知道娘是觀音菩薩的活化身,如今皇后將常洛要了去,因此便想到應該把這世上最好的一尊觀音像從南京請來供奉在慈寧宮,與母后朝夕相伴。”
“難得鈞兒有這份孝心!”李太后斟酌片許,然后鄭重其事地說道,“只是這尊金像,不可擺在慈寧宮里。”
“娘,這是為何?”
“鈞兒剛才不是說金像是抄沈家得來的嗎?娘虔心禮佛,圖的是吉利,抄家得來之物,想起來就有晦氣。”
“哦,原來娘是擔心這個。”萬歷皇帝有心討好李太后,忙解釋道,“不過娘不必擔心,當年洪武皇帝爺把這尊金像南京紫禁城前,專門請了三十幾位高僧為其設壇誦祝,做了三天法事。這尊金像就不屬于沈家,而成了皇室擁有的吉祥菩薩。這次孩兒將它北京,出南京紫禁城之前,孩兒同樣做了一場法事,而且回京的路上還特意安排了二十幾位高僧護送呢。”
李太后莞爾一笑,欣慰的勁兒溢于言表。她本就喜歡這尊金像,聽萬歷皇帝這么一說,也就欣然接受了。
“鈞兒既如此說,為娘的就放心了。這廳堂右邊的房子,是娘每日抄經誦佛的精舍,就把這尊觀音菩薩金像請進去供奉,每日專撥一名侍女侍奉香火。鈞兒,你意下如何?”
“娘的安排極為妥當。”萬歷皇帝點頭道,“一切聽娘的吩咐便是。”
說完這件事,萬歷皇帝磨磨蹭蹭地卻沒有離開的意思。
李太后這才意識到萬歷皇帝應該還有其它的事,看來請觀音大士這尊金像到慈寧宮十有**另有所圖,所以她主動問道:“鈞兒,今天不忙嗎?”
萬歷皇帝就等著這一刻到來,但回復時卻聽似漫不經心:
“娘,還好,不怎么忙,孩兒剛擬完一道旨意。準了御史孫繼光的請求,決定起用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和鄒元標他們五個人。”
李太后神情一緊:“鈞兒,這五個人不就是五年前因反對張先生奪情而遭到廷杖被驅逐出京的五個人嗎?”
“是啊!”萬歷皇帝點了點頭,依然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
“為什么決定起用他們五個?”李太后嘴上質問,心里不禁暗自感慨大兒子果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娘,孩兒覺得御史孫繼光說的幾個理由很是中肯,所以就準了。”
“什么理由?”
李太后臉色陰沉,又一次讓她感覺到大兒子的“不靠譜”:老喜歡自作主張,卻總是與她心意背道而馳。
周佐一直在暗中觀察李太后的神色變化,盡管李太后并沒有立即發火,可可他已經嗅到了危險……
反觀萬歷皇帝,則是風輕云淡,仿佛感覺不到李太后的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