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萬歷皇帝這道諭旨就沒有通過內閣,而是直接下發的。
申時行覺得他如果再沉默下去,真的不配坐在首輔的位子上。
所以接到抄張居正家的諭旨后,申時行第一時間請求面圣。
萬歷皇帝倒也沒有拒絕,一來感覺申時行好對付,二來既然諭旨已下,該面對的終究需要面對。
因此,面對申時行的疑問,萬歷皇帝找了好多個已經想好的理由,給張居正扣上“誣蔑親藩”、“鉗制言官”、“專權亂政”、“謀國不忠”等等或有或無的大罪名……
申時行無比震驚,想著即便這些罪狀都成立,也罪不至抄家呀!
“文忠”可是萬歷皇帝欽賜的,如今收回不說,居然還要“抄家”……
申時行實在想不明白,在張居正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對兒師徒到底是怎么了?以至于使一向敬張居正如師長的萬歷皇帝,在短短的時間里對老師的態度竟發生了如此戲劇性的變化?
在與萬歷皇帝的對話中,溫和的申時行顯然不是強勢的萬歷皇帝對手,他辯不過,也拗不過。
關鍵是兩人權力不對等。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雖然內閣的權力在不斷上升,但依然只是皇帝賦予的,二者一旦發生沖突,閣權在皇權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就像大公公馮保,雖說權力熏天不可一世,可只需萬歷皇帝一句話,便讓他乖乖地卷鋪蓋走人。
對此,申時行深有體會。
沒轍,他又只好領頭與閣臣一齊具名向御前呈進閣本,懇請萬歷皇帝念在張居正生前輔政有功,不要抄家。
然而萬歷皇帝讀到閣本后,這次的批復十分迅速,措辭也相當犀利:
“爾等維護欺君之人,是何用意?誰敢為虎作倀,朕絕不姑息!”
萬歷皇帝態度如此之堅決,讓閣臣們一個個嚇得面如土灰。
他們不由得想到張居正父親過世萬歷皇帝奪情時的情景,誰敢抗議就拉到午門前的廣場上罰跪廷杖。
萬歷皇帝的心可狠著呢,不然也不會連自己老師都不放過。
試問誰還敢提出抗議?
唯有死一般的沉寂。
萬歷皇帝推薦剛剛到京履職的邱橓擔任此職,也足見他這次態度之強硬之堅決,絕不容許有人抗議。
都知道,張居正生前拒不起用邱橓這一過節,邱橓對張居正恨之入骨。現今讓邱橓前往荊州查抄張居正的家,那邱橓一定會鐵面無私不遺余力。
由此可見萬歷皇帝的用心與決心。
而且同樣作為萬歷皇帝的老師,申時行還看得十分清楚:萬歷皇帝登上皇位后,李太后的嚴厲管教和張居正嚴格的儒家教育,都使得萬歷皇帝的個性受到了極端的壓制,甚至早已經到了觸底反彈的地步。
隨著張居正的逝世,李太后又越來越佛性了,加上對馮保的驅逐,早年備受壓制的皇權,在失去節制之后,迅速膨脹起來。
所以這時候誰還能阻止萬歷皇帝查抄張居正的家?
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邱橓和張鯨率領一大隊緹騎兵,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神色莊嚴地離開了北京城。
與此同時,在萬歷皇帝的高調主持下,張居正矢志不移地推行新政時的政令,也在逐步取消。
官員不得任意乘驛的禁例取消了;
考成法取消了;
外戚封爵一律不得世襲,現在也可以世襲了……
萬歷皇帝終于嘗到了親握權力的滋味,再也不用受到節制。
他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