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亂了?看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皇上可是說了,他也有規矩的,那就是平等、自由、快樂。”
“你們議論這些作甚?這些都不過小事兒。身為朝廷命官,該將目光放在御花園今天番薯的收成上。”
“對對對,聽說御花園開墾三畝多地種植番薯,產量將近兩萬斤,這也太嚇人了吧?有這么高嗎?”
“那還能有假?乃是御膳房伙計親眼所見。關鍵是兩萬斤的番薯都能吃,味道不知有多香呢。皇上這會兒正與后宮中人一起吃白米番薯粥。”
“……”
內閣幾位閣臣為此也聚在一起。
比起其他衙門里的官員,因為身份地位之故他們還要關心。
不過他們可沒議論朱翊镠吃飯的方式,只關心一件事:番薯的產量。
聽到議論說番薯產量如此驚人,他們真想過去瞧瞧,感受一下。
“大明百姓有福了!”
申時行十分激動,感嘆地道。
“這都是皇上之功啊!”
余有丁也感慨萬千,四朝為官,無疑朱翊镠給他的震撼最大。
王錫爵更不用說了,這兩天他腦子里還一直想著,朱翊镠要與他兒子王衡做朋友的事,以及朱翊镠為什么非要勸他兒子不必考科舉……
王家屏才剛入閣,雖然還沒有與朱翊镠面對面地交流過,但對朱翊镠的印象也是越來越好了。
但身為禮部侍郎,王家屏還是以身作則,輕輕地提了一句:“皇上無顧世俗禮儀,是否值得推崇呢?”
“皇上也是人嘛。”王錫爵當即駁道。
“宮里的規矩也不能亂套吧?”王家屏雖然提出來那么一點異議,也只是因為他坐在禮部侍郎的位置上,所以問話很輕,且以商量的語氣。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申時行笑了笑,“皇上行事就這樣,習慣了就好,我認為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王家屏便不再說什么了。
幾位閣臣繼續回到番薯的產量、種植與推廣上,畢竟這才最振奮人心的。
……
六科廊言官也炸開了鍋。
不過他們又一次沒有任何質疑,比內閣幾位成員發出的聲音還要單一,他們清一色的贊揚。
之所以造成如此一邊倒的局面,張彪與劉大元兩個功不可沒。
當其他給事中打趣地問他們,為何現在無條件支持皇上時,他們回復說這或許就叫不打不相識吧。
但反過來一想,為什么不能無條件支持?皇上沒干傷天害理的事呀,與民同樂、造福于民,難道不值得稱贊?不以一眚掩大德嘛。況且與后宮中人一道進餐也算不是上是“眚”吧?
總而言之,當對一個人的態度徹底改變時,仿佛他做什么都是對的,至少都可以理解。
……
兩大鍋滿滿的番薯粥全部吃完了。
一滴都不剩。
“下午你們接著干活兒,因為吃粥容易餓,中途我會給你們煮兩鍋番薯。”朱翊镠說道,“那些劃傷挖破的番薯不宜保存,煮一部分給你們吃了。”
迎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尤其是儲秀宮的女子,發現朱翊镠竟是如此的體貼、平易近人。
有些個還不禁暗自感嘆:鄭妙謹的命為何這么好?同是一個娘生的,兩兄弟的差別為何這么大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