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就是為了通知我們這個?”讓王象乾頗感意外。
“是的。”
“對你有什么好處?”
“沒有好處,小的只想以此彌補剛才對兩位的不敬。”
“看來你好像也沒有人們說的那么可惡。”王象乾打趣道。
“多謝!”
正當這時,見四名兵士拐過來,之中有人一眼認出了東方漸。
“咦?這不是東方百戶長嗎?您怎么會在這兒溜達呢?”
“你們這是?”東方漸忙上前打招呼。
“哎呀,接到上頭通知,說欽差大臣已經到了咱歸德府,可知府大人派出兩隊人馬撲了個空,不知欽差大臣跑哪兒去了?知府大人派我們來找呢,偌大的歸德府怎么找?”
“那你們辛苦了。”
“這欽差大臣也真是,來就好好地來嘛,知府大人酒宴都安排妥當,他卻不知道躲哪兒去了?咱又不認識他,讓咱們這些人怎么找嘛?不知這兩位是東方百戶長什么人?”
“府上兩名仆役,帶著他們出來買點東西。”東方漸臉不紅心不跳的,信口給出一個理由。
當然這些兵士也不會懷疑。
“那東方百戶長先忙,我們去了哈。”
“好,有需要盡管說話。”
“多謝!”
這樣,四位兵士離開了。
王象乾笑道:“看來你在他們那些人心目中還是有一點地位的哈。”
東方漸腆著臉回答說:“不怕大人笑話,若不與他們搞好關系,平常小的也不敢太囂張,他們給小的面子,小的給他們面子,相互關照嘛。”
“我聽說歸德衛千戶所的千戶正是你叔叔?”王象乾問。
“是的。”
“那咱今晚就去你們衛所過夜吧?”
“如此甚好!”東方漸大喜。
“不過我可得提醒你,不許聲張,暫時只可以讓你叔叔一人知道。”
“明白,明白,大人請稍候,小的去牽馬。”東方漸畢恭畢敬。
天色已逐漸暗淡下來,這樣既可以省一筆錢,又可以打探一些情況。
關鍵是,感覺這個東方漸還是一個會來事兒的人。
很快,也不知東方漸從哪兒牽來三匹馬,由他前頭引路,王象乾與朱八戒便跟隨他去了。
衛所制是大明主要的軍事制度,為明太祖所創立,其構想來自于隋唐時代的府兵制。
大明自京師至郡縣都設有衛所,外統于都司,內統于五軍都督府。
也就是說,衛所分屬于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又由中央的五軍都督府劃片管轄。都指揮使司下轄若干個衛,衛下轄一定數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
大明的規矩是差不多一個府、州設立一個衛。比如歸德府設歸德衛。歸德衛歸河南都指揮使司(簡稱河南都司)管,而河南都司歸五軍都督府之中軍都督府管。當然也歸兵部管。
有事調發從征,無事還歸衛所。
所以明代的衛所兵制,實乃吸取中國歷史屯田經驗,是一種寓兵于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
這就是為什么朱元璋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