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纁十分激動。
一來升官了,二來又看到《關于保定府改革的若干建議疏》——這正合他的心意,是他多年的理想。
既然已經得到朱翊镠的旨意,他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保定。
張佳胤已派人通知朝廷。熊清突然死去,必須盡快有人接任。
這會兒正盼著,宋纁奉旨而來。
張佳胤很驚訝,因為這速度……是不是也太快了一點?
不過得知宋纁原本是順天府丞,時間上倒是沒問題。
但對熊清落馬意外身亡一事,張佳胤仍然耿耿于懷,外頭有些風聲也已經傳到了他的耳中。
張佳胤與宋纁還是第一次會面。
兩人之前沒有交集。
簡單寒暄問候兩句,宋纁便按捺不住地道:“張總督肯定也看過《關于保定府改革的若干建議疏》吧?”
張佳胤點頭,其實他已經猜到了朱翊镠委任宋纁來的目的。
“陛下可真是有鴻鵠之志啊!”宋纁欣喜地感嘆道。
“宋老,關于改革事咱稍后再議。”然而張佳胤卻直言不諱地說,“目前重要的事是安定官心民心,將熊知府不慎落馬身亡案盡快了結,不要讓輿論擴大,然后再談改革事。”
宋纁微微一滯,不解地問道:“熊知府不慎落馬身亡不是定案了嗎?為何張總督還說盡快了結?”
“宋老乃陛下委任,我也不欺瞞了。”
說著張佳胤便將朱翊镠的密信拿出來遞給宋纁看。
宋纁接過看完后,恍然大悟,但心中又有諸多不解。
“原來陛下早有拿下熊清之意,只是礙于張四維才沒這么作,然后熊清就不慎落馬身亡了……”
“張大壽公公來了一趟。”張佳胤還特意提醒一句。
“張總督的意思是,有人成心陷害熊清?”宋纁揣摩道。
“難道宋老不覺得這事蹊蹺嗎?”
“嗯,這么一說還真有點,不過可以確定與陛下無關,因為陛下給張總督的密信與熊清落馬身亡幾乎同時發生。”
“是的,但無論如何,這件事不宜深究了,所以希望宋老盡快將此案了結,轉移人們的視線,人都已經死了,議論再多無甚意義。”
“明白。”
“宋老最好去一趟熊清的府邸,盡量安撫他的家眷,這會兒肯定亂著呢。”
“好,我這就過去。”
“還有,需要提醒宋老一點,照顧好熊清手下那個董師爺的情緒。”
“張總督為何單獨拎出這個?”宋纁謹小慎微地問道。
“因為熊清不慎落馬身亡時,只有董師爺一人在場。”
“哦,明白了。”
張佳胤這才讓宋纁離去。
宋纁來得如此之神速,這讓他稍微松了一口氣。
一方面,保定府不能沒有知府;另一方面,他需要知府來盡快了結熊清的案子。畢竟他是總督,有些事情不好出面處理。
……
宋纁第一時間趕到熊清的府邸。
此時熊清的府邸亂作一團。
哭喪的,做法事的,祭拜的……各色各樣的人絡繹不絕。
“新任知府宋大人到——”
隨著胡同口迎賓叫子一聲唱喏,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宋纁。
其實宋纁來這里一個也不認識。
但他謹記張佳胤的囑咐,而且沉浮官場幾十年,豈能聽不出來張佳胤話里有話?所以他思緒清晰,來這里第一是定案,第二是安撫。
無它,只此兩件事。
然而,這兩件事可不容易。他一來便感覺到張佳胤或許低估了。
因為這里的人很激動。
除了熊清的家眷,來這兒祭拜的人甚至更為激動。
見他來了,紛紛吶喊,哭喊,熊清死得慘,死得冤,死得蹊蹺……還有人提出要請仵作,檢驗熊清到底是否不慎落馬受傷而致身亡。
一陣聒噪讓宋纁感覺頭都大了。
但因為謹記張佳胤的囑咐,他也不敢馬虎大意,決定還是先問董師爺。
然而,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又不好單獨問哪位是董師爺,更不好找董師爺單獨談話。正思緒飛馳,只見一人沖到他面前,悲痛地哀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