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萬歲爺,依奴婢看,整體輪廓上玲瓏塔更顯清秀、骨感,其密檐沒有天寧寺塔那般向上卷翹,而天寧寺塔相較更顯沉穩、雄勁有力。”
“意思是天寧寺塔更深入人心?”
“不,萬歲爺。”馮保當即否決,“雖然慈壽寺塔仿天寧寺塔而建,勾欄望柱少,仰蓮瓣和斗拱也都較為纖小,但奴婢并不認為兩者能比較分出優劣。”
“哦。”朱翊镠點點頭。
“相反,慈壽寺塔塔基須彌座上的磚雕、券門上的龍式磚雕、塔身和斗拱間加層雕飾,均較天寧寺塔更為繁復。奴婢認為,作為密檐式塔的杰作,天寧寺塔固然有其蒼勁雄厚之感,但很多磚雕并沒有慈壽寺塔考究。”
“簡單地說就是各有千秋唄?”
“萬歲爺,是的。”
朱翊镠其實也聽出來了,慈壽寺塔還是不如天寧寺塔。
畢竟是高仿的。
馮保多方維護慈壽寺塔,多半是因為李太后所建之故。
但無論如何慈壽寺塔都堪稱當世的杰作,朱翊镠唯有“Respect”。
不服不行。
在外頭參觀完,朱翊镠正準備進塔內休息片刻,然后再起駕回宮。
見張允修飛奔而來。
“陛下!”
張允修說話聲音很低,且是一副低眉做小的樣。
“有事兒?”朱翊镠鑒貌辨色地問。
“陛下,我爹剛安全抵京回家,卻不知為何好像被人盯上了,眼下府邸四周都是不速之客,我怕出事兒,可又不敢告訴他人,只能偷偷前來打擾陛下。”張允修聲若蚊蠅地說道。
“伴伴,起駕回宮。”朱翊镠當機立斷,也不準備進塔了。
“好!”馮保應聲,隨即轉身沖百官大喊,“萬歲爺起駕回宮——”
……
。
PS:明朝的慈壽寺可不止有慈壽寺塔。寺內有天王殿、鼓樓、鐘樓、永安萬壽塔(即慈壽寺塔)、延壽寶殿、寧安閣等一系列建筑,排列整齊、氣勢宏大、豪華富麗,盡顯皇家的尊貴和奢侈之氣。
只可惜,在清朝光緒年間的政治變革中,慈壽寺成了犧牲品,一場大火將寺內建筑全部燒毀,只剩下現在的慈壽寺塔。
盡管如此,在那啥大革命中還是受到損壞。加上四百多年的風雨洗禮,如今許多雕刻都已模糊不清。
另PS:
李偉的墓實際上就是在海淀區八里莊玲瓏塔西北一公里處,電視劇《萬歷首輔張居正》里說李偉在滄州造墓,是無稽之談,沒有根據。
李偉的老家,也就是李太后的出生地漷縣,即今通州區永樂店鄉。那里存有一組石刻,是從李偉在永樂店村西的衣冠冢前移過來的。
八里莊的真墓如今早已無存,他的衣冠冢都有這么精美的石刻,可想八里莊的更不得了。
還有,據相關文獻記載,李偉其實有三個兒子,長子李文全襲了李偉的爵位,次子李文貴官至中軍左都督,三子李文進凈身當了太監。
并沒有李高一說。
次子李文貴的墓地曾在西客站南廣場工地發現,有出土的墓志銘為證,特此說明。考究黨不必細究哈。
謝謝!
俺的月票呢?
這個月馬上完了呀!
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