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了,明白了……”張居正頗有感觸地點了點頭。
“遼東以及邊外的少數民族問題,是朕的一塊兒心病。”朱翊镠感慨地道,“倘若不變革,還堅持目前的方針政策,那邊遲早會出大亂子的。如果將遼東以及邊外的各個部落比作雞蛋,原來是想把他們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如今朕想將他們放在一兩個大籃子里,然后朕看好大籃子便是了。這是朕的思路。”
“非常好!臣贊同陛下的主張。”張居正十分欣慰地道。
“臣也贊同。”吳兌跟著說道。
“朕希望努爾哈赤將女真統一,然后由他看好,朕再看好他便是了。但也不能不妨他有二心,所以朕才會安排張先生第三子懋修跟著他。只要努爾哈赤有何異常,朕便會采取行動。”
“陛下的眼光早已非臣所能及了!”張居正由衷地贊道。
“那重新加強對奴兒干都司的管控這件事兒就這樣定下來吧。”
張居正:“臣無異議!”
吳兌:“臣附議!”
談完這,朱翊镠才關心地問道:“張先生,最近張大學士府附近,再沒有莫名的人士經常在晃悠吧?”
“臣不關心。”張居正微微一笑,回道,“晃不晃悠是他們的事兒。”
朱翊镠會心一笑,也不多說了,轉而又對吳兌說道:“軍事基地建設,要加把勁兒;還有清查全國士兵總數,更要督促各地認真負責執行。”
“臣明白。”吳兌點頭承諾道,“兩件事,泰和元年臣一定完成。”
“好!那朕先回去了,偷偷出來的時間也不能太久。”朱翊镠起身。
張居正與吳兌也都站了起來。
“臣恭送陛下!”
“不必相送。”
朱翊镠一擺手,與陳炬一道轉身離去。
望著朱翊镠篤篤遠去直至消失的背影,吳兌喃喃地說道:“陛下從未去過遼東,甚至都沒見過李成梁總兵,可為何對遼東事了若指掌?”
張居正仰天而嘆:“或許是老天爺派來拯救我大明王朝的吧。”
“哦?張先生此話何解?”
“陛下曾預測說,如果他不取萬歷皇帝而代之,我大明國祚將只能延續六十年。如今,以陛下之雄才偉略,但愿大明國祚能延續千百年!”
對此,吳兌倒是不以為然,畢竟人生不過匆匆數十載,誰能保證下一代也有如此的眼光與魄力呢?
還是說點現實的吧。吳兌道:“張先生,陛下剛才說他有辦法讓天下豪強權勢大戶人家掏出部分錢來以資國用,不知陛下有什么妙招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