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王大人決定離開多久?”
“還說不準,可能需要兩三個月,也可能需要大半年。但無論如何,希望徐知府對外統一口徑,說我已經回京,人不在歸德府了。”
“好。”徐秉正點頭答應。
“但必須提醒徐知府,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警惕。”王象乾囑咐道,“我將王大錘留在徐知府身邊吧,安全問題一定得高度重視,切不可怠慢。”
“明白。”
“我今晚就帶著小朱離開,明日一早你便將消息放出去,越快越好。”
“王大人這么急嗎?”
“不是我急,是現實,沒辦法。”
“感覺王大人是想引蛇出洞,然后將他們一網打盡嗎?”徐秉正揣度地問道。
王象乾微微一笑,回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不能天天這樣坐著呀。”
“好吧,尊重王大人的意思,不過王大人須得小心。”徐秉正答應下來。
“有小朱在我身邊,不怕。”繼而王象乾又附在徐秉正耳邊,輕輕提醒道,“盯著東方賜的一舉一動。”
徐秉正微微一滯。
但隨即點頭,似乎頓時明白王象乾為什么要突然離開。
“好了,徐知府若無它事,便請先回吧,我也要準備一下。”
“王大人保重!”徐秉正起身去了。
王象乾當即書信一封,留給千戶東方賜,也沒有與他當面道別,帶著朱八戒簡單收拾下,離開了千戶所。
“岳父大人,我們要去哪兒?”途中朱八戒好奇地問道。
“回京好不好?”王象乾打趣道。
“不好不好……”朱八戒連連擺手,然后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師祖吩咐的任務尚未完成,即便案子查不出來,也必須挨過兩年才行。”
“要等兩年,我女兒可得嫁人嘍。”
“忽悠我吧。”朱八戒咧嘴一笑,“岳父大人都沒回去,誰敢替您嫁女兒?”
“我們去武昌府。”王象乾告知。
“啊?去武昌府作甚?”
“作客。”
“哦,哦,我想起來了,老爺是湖廣巡撫,他在武昌府。”
“……”王象乾搖頭,回之一笑,這臭小子沒有笨到家嘛。
……
東方賜得知王象乾與朱八戒離開的消息已是第二天早晨了。他讀完王象乾留給他的那封信,沉默半晌。
同時,這則消息在徐秉正的推波助瀾下,也迅速在歸德府傳開,都信以為真以為王象乾朕真的回京了。
包括徐秉正,只確定王象乾沒有進京,至于停留哪里,他也不知道。
伴隨著這道消息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議論與猜測聲——
“為什么欽差大人突然離去呢?”
“是被皇帝爺召回的嗎?”
“召回的原因是不是由于何希周與張金河的雙雙莫名死亡?”
“那殺錦衣衛案還查不查了呢?”
“或是皇帝爺覺得欽差大人不稱職,所以要換另外的欽差來查嗎?”
“要說這位王欽差辦案,好像,確實不咋滴,整天躲在千戶所里不出來,只等著別人找他提供線索,卻從來不去找別人,這樣如何能破案嘛?”
“以為案子好查呢?出去不怕有危險嗎?看原知府何希周與張金河通判,都是怎么死的?有些人惹不得呀!”
“如此說來,皇帝爺即便換另外一位欽差大人,在歸德府同樣不好使,這不就是活生生的現實嗎?”
……
。